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學習中國微信號:習近平以創新理念引領G20新發展

2016年08月31日 10:36:31  來源:澎湃
字號:    

  【學習索引】

  創新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核心理念;創新驅動,是中國發展的核心戰略。在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的三次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創新是他發言的關鍵詞,並獲得廣泛認可。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將於9月4日至5日在浙江杭州舉行。峰會以“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為主題,首次將“創新增長方式”列為重點議題。習近平以創新理念引領G20新發展,為G20持續注入新動力。

  2015年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在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併發表題為《創新增長路徑共用發展成果》的重要講話。這是習近平出席第一階段會議。一、秉持創新發展理念

  理念是方向、是鑰匙,創新發展理念在新的起點上將G20成員引上全面創新的舞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縱觀歷史,科學、技術和創新在歷次産業革命中發揮著基礎和先導作用。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主要國家紛紛出臺新的創新戰略,加大投入,加強人才、專利、標準等戰略性創新資源的爭奪。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依賴於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創新,國際競爭新優勢也越來越體現在創新能力上。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落後,創新慢了也要落後。十八大以來,我國將創新發展擺到越來越高的地位,創新成為五大新發展理念之首。習近平強調:“把創新擺在第一位,是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對我國這麼大體量的經濟體來講,如果動力問題解決不好,要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兩個翻番’是難以做到的。當然,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用發展都有利於增強發展動力,但核心在創新。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要依靠創新,不斷增加創新含量,把我國産業提升到中高端。習近平指出:“堅持創新發展,是我們分析近代以來世界發展歷程特別是總結我國改革開放成功實踐得出的結論,是我們應對發展環境變化、增強發展動力、把握髮展主動權,更好引領新常態的根本之策。”

  創新改變中國,創新改變世界。G20杭州峰會首次將“創新增長方式”列為核心議題之一,世界寄望中國能夠推動G20成員在改革創新上達成共識,提升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作為世界上最具發展活力和創新潛力的群體,G20成員對創新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有充分認識。今年5月,在北京召開的G20“創新增長方式”專題會議上,與會各方支援中方倡議制定《G20創新增長藍圖》,並就總體框架和成果要素交換意見。各方深入討論了《G20創新行動計劃》、《G20新工業革命行動計劃》和《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等成果文件,就有關框架和成果要素達成原則共識,同時期待以G20杭州峰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各國在科學技術、發展理念、體制機制、商業模式等領域的全方位創新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實現共同繁榮。

  2014年11月,澳大利亞布裏斯班舉行G20領導人第九次峰會。二、堅持創新驅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擺脫世界經濟長期低迷不振、新舊動力轉換青黃不接的局面,就必須實施創新驅動,以實現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習近平指出:“世界經濟長遠發展的動力源自創新。總結歷史經驗,我們會發現,體制機制變革釋放出的活力和創造力,科技進步造就的新産業和新産品,是歷次重大危機後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實現復蘇的根本。”

  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發展動力不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於下風。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蓄勢待發,其主要特點是重大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科技成果轉化速度加快,産業組織形式和産業鏈條更具壟斷性。從全球範圍看,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G20成員紛紛制定本國創新國家戰略。根據世界銀行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最新統計數據,僅G20成員中的19個國家的研發投入就佔全球的87.3%,每百萬人口研發人員均值是世界平均水準的2.09倍,高技術産品出口額佔全世界的71.7%。從國內看,創新驅動是形勢所迫。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準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於發達國家水準,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 “阿喀琉斯之踵”。通過創新引領和驅動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的迫切要求。習近平指出:“我們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塑造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過去我國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勞動力、資本、資源三大傳統要素投入,是一種典型的要素驅動型增長模式。隨著勞動力、資源、土地等價格上揚,過去依靠低成本驅動的經濟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 必須把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習近平指出:“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就在科技創新上,就在加快從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發展為主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的轉變上。”

  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正在創造歷史性機遇,催生網際網路+、分享經濟、3D列印、智慧製造等新理念、新業態,其中蘊含著巨大商機,正在創造巨大需求,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的潛力也是巨大的。作為推進新一輪工業革命的主要力量,G20成員在技術創新、幫助中小企業適應新工業革命,以及推動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等方面具有廣闊合作前景。習近平指出:“我們應該抓住機遇,把推動創新驅動和打造新增長源作為二十國集團新的合作重點,重視供給端和需求端協同發力,加快新舊增長動力轉換,共同創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續的全球需求,引領世界經濟發展方向。”

  2016年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三、打造新增長源

  發展創新,是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的要求。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各國通過逆週期的刺激政策,熨平經濟波動,短期效果明顯,但多是治標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基礎上的增長則更難以持久。金融危機以後,全球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日本、歐洲深陷負利率泥淖,難現經濟回暖,美元加息進程屢遇瓶頸。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公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再次下調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至3.1%和3.4%。國際社會需要認真考慮該如何應對當前全球經濟因復蘇乏力、投資低迷、需求疲弱和高失業率等原因造成的困難。面對困境,重要的是發掘和培育持久增長的動力,聚焦發展創新,打造新增長源。習近平指出:“我們必須創新發展理念、政策、方式,更加重視增長品質和效益,特別是通過財稅、金融、投資、競爭、貿易、就業等領域的結構改革,通過宏觀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的結合,讓創造財富的活力競相迸發,讓市場力量充分釋放,推動經濟從週期性復蘇走向可持續性增長。”

  推進結構性改革,是開闢新增長源的重要路徑。當前世界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國際金融危機打破了歐美發達經濟體借貸消費,東亞地區提供高儲蓄、廉價勞動力和産品,俄羅斯、中東、拉美等提供能源資源的全球經濟大迴圈,國際市場有效需求急劇萎縮,經濟增長遠低於潛在産出水準。主要國家人口老齡化水準不斷提高,勞動人口增長率持續下降,社會成本和生産成本上升較快,傳統産業和增長動力不斷衰減,新興産業體量和增長動能尚未積聚。習近平指出:“從國際經驗看,一個國家發展從根本上要靠供給側推動。一次次科技和産業革命,帶來一次次生産力提升,創造著難以想像的供給能力。當今時代,社會化大生産的突出特點,就是供給側一旦實現了成功的顛覆性創新,市場就會以波瀾壯闊的交易生成進行回應。”他強調:“各國要通過積極的結構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經濟競爭力。”

  中國倡導和推進的“一帶一路”戰略,不僅實現了地域上的互聯互通,還打造了新的貿易走廊、經濟走廊,使得沿線各國在經濟、金融、民間交往以及人文等方面有更多合作機會,經濟實現更多增長,擁有更多市場,更好的基礎設施,成為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增長源。習近平指出:“我們也要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的拉動效應。中方在主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將互聯互通作為核心議題之一,目的就是開闢新的增長點。我們支援二十國集團成立全球基礎設施中心,支援世界銀行成立全球基礎設施基金,並將通過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途徑,為全球基礎設施投資作出貢獻。”

  中國倡議,世界受益;中國思想,世界分享。制定G20創新增長藍圖的倡議必將成為中國對G20的一個重大貢獻。習近平對G20杭州峰會充滿信心和期待,他説:“作為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主辦國,中國願意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作出更大貢獻、發揮更大作用。”

  (本文原標題為《習近平以創新理念引領G20新發展》)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