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敵人變情人” 網際網路企業並購潮如何影響産業格局

2016年08月16日 08:27:4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打則驚天動地、‘合’則恩愛到底。”在宣佈換股收購優步中國之後,滴滴出行內部郵件中的這句話,概括了滴滴出行和優步中國過去的競爭以及對未來的期許。這也形象地描述了近年來國內不少網際網路企業的合併現象。

  如果不能打敗對手,那就加入他們。近年來,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界已經上演了多起“敵人變情人”的戲碼:美團與大眾點評、58同城與趕集、攜程與去哪兒、滴滴與快的……從社交到餐飲,從旅遊到分類資訊,多個“網際網路+”的細分領域內不一而足。

  一個個並購案例不僅造就了多個細分市場的寡頭,也引起了更多的討論:曾經捉對廝殺、競爭激烈的競爭敵手,為何會突然“聯姻”?在網際網路細分領域內,“敵人變情人”是否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或者潮流?細分領域內規模較大的幾家公司並購後,消費者和行業格局將受到怎樣的影響?

  為了追求“馬太效應”

  在過去一年多裏,國內不少網際網路公司都與自己的競爭對手“在一起”了。不只是滴滴優步、滴滴快的,還有58同城和趕集網、美團網和大眾點評網、攜程和去哪兒、世紀佳緣和百合網等紛紛通過直接並購或股權置換等方式實現合併。

  據清科集團旗下私募公司統計,2016年上半年中國並購市場共完成交易1645起。從並購案例數方面分析,網際網路行業一季度以260起交易,佔比15.8%的成績奪魁,網際網路行業整合繼續加速,阿里巴巴、騰訊等巨頭加快行業佈局,同時娛樂傳媒、旅遊等行業公司也通過並購網際網路公司進行全産業鏈佈局。

  在並購規模方面,網際網路行業也排名第二。2016年上半年網際網路公司披露交易金額案例數123起,涉及交易金額1108億元,阿里巴巴及旗下公司上半年先後完成對優酷馬鈴薯、神州專車等大額收購。

  曾經陷入“燒錢”補貼、捉對廝殺的網際網路公司紛紛抱團取暖、牽手聯姻,合併案例之多、體量之大、規模之巨,讓人目不暇接,儼然已經成為網際網路行業整合的一種趨勢或者潮流,而這種潮流是如何形成的呢?

  作為行業觀察者,中關村物聯網産業聯盟秘書長張建寧表示,合併已經在網際網路公司中成為一種趨勢,因為合併後的“馬太效應”將更強,可以實現贏者通吃。

  北京達曉律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吳一興長期關注網際網路公司及反壟斷法的研究,在他看來,在網際網路細分領域內崛起的兩三家公司合併的現象,反映了網際網路行業明顯的集聚效應。

  “在各個細分領域,往往只有第一第二,很少有百家爭鳴、市場份額特別散的情況。”吳一興表示,集聚效應也是網際網路行業本身的一大特質,因為新加入的用戶總是會選擇用戶更多的産品。

  DCCI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劉興亮則認為,合併成為網際網路公司發展趨勢的一大原因,在於“燒錢”式競爭不可持續。例如,滴滴和優步中國如果不合併,將來還會不停“燒錢”,每月數以億計的補貼讓雙方都難以承受。投資人出於規避風險、投資安全和公司未來發展等考慮,推動曾經的競爭對手合併。“特別是共同投資人,他們覺得左右都是自己的錢,為什麼要那麼燒?合併後體量更大,風險更小,投資更安全”。

  梳理滴滴優步投資方可以發現,兩者共同的投資方包括:老虎基金、高瓴資本、中國人壽以及貝萊德。業內也有消息稱,此次雙方“聯姻”,老虎基金和高瓴資本是“背後推手”。

  此外,在今年上半年蘑菇街和美麗説的合併事件中,兩家公司背後以騰訊和高瓴資本為代表的投資方也被業內認為是促成合併交易的重要力量。

  行業整合加劇,商業模式需創新

  無論是因為網際網路新經濟本身的集聚效應,還是資本力量的推動,合併已經成為眾多網際網路公司在激烈競爭之後的一種現實選擇。對於這些選擇合併的公司所處的網際網路細分領域而言,行業老大老二的合併將會誕生行業內的寡頭,行業集中度也將得到提升。

  以網約車市場為例。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今年年初發佈的《專車市場發展研究專題報告》顯示,滴滴佔據了國內專車行業87.2%的市場份額。無論從第三方的數據報告還是普通用戶的使用體驗來看,滴滴出行已經坐實中國專車市場的頭把交椅,而換股並購優步中國後,滴滴出行所佔據的市場份額將更加龐大。

  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曾經行業門檻和集中度均較低的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根據網貸之家聯合盈燦諮詢發佈的《P2P網貸行業2016年7月月報》顯示,2016年7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進一步出現下降,數量下降為2281家,相比6月底下降了68家,創近一年正常運營平臺的新低。

  而在更早之前曾有“千團大戰”之稱的O2O團購行業,高朋、F團、拉手網、QQ團購等市場競爭者逐漸退出舞臺,僅留下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等行業領先者仍保持競爭關係,而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後,行業集中度再次提高。

  對於這種網際網路行業的整合,是否構成壟斷成了法律界和網際網路界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

  對此,吳一興認為,在網際網路新經濟領域,市場內部總是存在著替代或競爭效應,普遍都存在著大量替代産品和服務,在此前提下,即使某一家公司一家獨大也很難攫取鉅額壟斷利潤,因為這樣做的話,可能導致用戶滑向其他競爭者,造成利潤下降。

  此外,業內不少專家還表示,在行業集中度提高後,這些合併的網際網路公司更多地需要在商業模式上實現創新。8月1日,在一場關於“網約車新政”的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參照現有上市公司的共同特點認為,合併後的網際網路公司的商業模式將是平臺免費或者少收費,通過增值服務收費甚至多收費來實現盈利。“比如QQ本身不要錢,但在QQ上購買道具則要錢;使用微信本身不要錢,在微信上使用增值服務則可以嫁接收費(服務)”。

  在劉興亮看來,合併後的公司若在細分領域內形成壟斷性優勢,將讓行業進入理性發展,更多地關注技術和産品創新、提高用戶體驗等方面。他舉例稱,谷歌就是在搜索領域形成壟斷優勢,實現較好的盈利狀況之後,才考慮推進人工智慧、無人駕駛汽車等先進技術的創新。

  羊毛出在狗身上,但“狗”在哪兒?

  對於廣大消費者而言,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的合併或許只是開始,未來它們所提供的生活服務或將發生更多變化。

  事實上,已經有人體會到了打車更貴的變化。大學生周健經常使用滴滴打車,平均每天會打車一到兩次,滴滴和優步中國合併後幾天,他發現打車費用已經悄然上漲了。“比如同樣的距離,之前是1.5倍價格,12.5元,合併後再打車,雖然也是1.5倍,卻是14元。再比如同是快車拼車,之前5元就能打到車,後來漲到10元以上。”

  在北京工作的耿飛(化名)也是滴滴“深度用戶”,早在滴滴剛推出時就開始使用。在得知滴滴和優步中國合併的官方消息後,他擔心由於競爭關係消失,自己的選擇會變得更少,而未來的打車費用也將會更高。

  對此,劉興亮認為消費者的擔心是正常的,因為對於消費者來説,滴滴和優步中國合併之後,首先價格不會像以前那麼優惠了。但他也提醒,隨著行業慢慢趨向成熟,合併後的網際網路公司將不再以價格優勢,而代之以更愉悅的體驗來吸引用戶。

  在上述“網約車新政”的研討會上,中國資訊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何霞以網約車領域為例指出,未來網約車市場的競爭更多的是高品質、差異化的競爭關係,這並不完全在於汽車的硬體,更多的應該在服務的人性化方面考慮和下工夫。

  事實上,有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在合併後的確開拓或擴展了新的業務。例如,58趕集在合併之後,雙方將招聘業務進行了整合,趕集旗下的洗車也與58投資的呱呱洗車整合,58更專注到家、房産,趕集更專注招聘、二手車,但從業績表現來看則並不能盡如人意。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表示,目前網約車領域普遍採取的是補貼吸引用戶的模式,而在並購以後更應該關注如何盈利,傳統的補貼模式必然難以持續。

  “大家都知道網際網路公司很多是‘羊毛出在狗身上’,但‘狗’在哪兒?”張國華預測,“將來哪一家公司找到了這只‘狗’,哪一家公司才有可能成功。”(記者 王林 實習生 竇玉帥)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