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期在多地採訪發現,在特大城市限制人口、中小城鎮擴容的情況下,一些中小城鎮迫切希望加速發展,紛紛提出2020年、2030年人口倍增的目標。國務院有關部門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5月,全國縣以上新城新區超過3500個,規劃人口達34億。
這些規劃能容納全世界近一半人口的新城,誰來住?
“裝下全世界約一半人口”
考慮進城意願、落戶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不管怎麼算,也填不滿34億人口的“大坑”
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為56.1%,“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45%。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佐軍説:“目前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39.9%,未來還要提高5個百分點,相當於有1億人在城鎮落戶,任務艱巨。”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地方提出了更加宏偉的目標。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調查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5月,全國縣及縣以上的新城新區數量3500多個。據該中心此前發佈的調查顯示,這些新城新區規劃人口達到34億。
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的研究顯示,3500多個新城中,國家級新區17個;各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綜保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出口加工區,旅遊度假區等約500個;各類省級産業園區1600多個;較大規模的市産業園1000個;縣以下的各類産業園上萬計。
“規劃人口34億,約相當於中國目前人口規模的2.5倍,足以裝下全世界約一半人口。”華南城市規劃學會會長、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胡剛表示,這種規劃顯然脫離實際。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中國人口的生育高峰已經過去,即便全面放開二胎,人口增速不會出現大幅上漲,城鎮化的主要增量來源於進城農村轉移人口。考慮進城意願、落戶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不管怎麼算,也填不滿34億人口的“大坑”。
“重要的任務就是搶人”
近期出版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5》顯示,中國農民工流向地市級以上的佔70%以上,流向小城鎮的不到10%
如何落實人口規劃?西部、西南部幾個地市規劃部門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搶人”。除了進城農村轉移人口,一些城市也把人口引進目標聚焦在區域和城市間人口流動上。
中國區域科學研究會理事長、南開大學教授郝壽義等受訪專家表示,城市人口規模差別化調控的信號已經明確,特大城市嚴控人口規模,中小城市加快放開落戶制度。隨著特大城市人口“溢出”,對小城鎮、小城市來説,可能會迎來承接一部分大城市轉移人口的利好。
然而,現實中擔當集聚人口重任的中小城市卻面臨尷尬。近期出版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5》顯示,中國農民工流向地市級以上的佔70%以上,流向小城鎮的不到10%。
北京某事業單位的小張近期選擇回山東濟南工作。在他看來,雖然在北京生活成本大,還面臨戶籍、住房等限制,但回老家縣城工作顯然更不現實,“發展的機會、就業的機會都少得多。”
一些地方不僅面臨引進人口難,還處於人口凈流出的“失血”狀態。記者近日在“小吃之鄉”福建沙縣看到,在縣城新區,數十個樓盤正在促銷,即使一些售出的房子,入住率也並不高。
“為了去庫存,沙縣從2014年就停止住宅用地的供應。”據該縣建設局羅積清總工程師介紹,目前沙縣樓市均價每平方米四五千元,相對於高峰期房價已接近“腰斬”。
福建省沙縣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沙縣全縣人口26萬多,按照規劃,到2030年城關人口要達到35萬。“現在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外出從事小吃行業,人口不凈流出就不錯了。”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