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落實創新發展驅動 專家建議提高民間投資比重

2016年06月27日 13:49: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25日在國研智庫論壇2016年中國資本峰會上,多位專家表示,作為追趕型經濟體,我國通過創新促進發展的空間非常大。要使創新驅動真正落地,迫切需要進行政府與社會關係改革。同時,在供給側改革中,也要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通過新經濟發展提高上市公司的品質和競爭力。

  創新促進經濟轉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表示,過去中國經濟較多依靠生産要素驅動經濟發展,特別是人力資源紅利。而今後,發展要更多依靠創新和整個經濟效益的提升。作為追趕型經濟體,中國通過創新促進發展的空間非常大。

  隆國強表示,推動上述轉變重在三方面:一是要用全球視野來研究和推動中國經濟調整和轉型;二是中國企業創新要牢牢把握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重大戰略機遇;三是要有與之相配套的新體制機制來提供保障和支撐。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要使創新驅動真正落地,還迫切需進行政府與社會關係的改革。首先,要突破事業單位改革,形成社會獨立主體,而不是依附於政府各部門。其次,還要進一步放權,讓民間社會組織充分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所長馬駿認為,對於企業家而言,最需要關注的是技術發展趨勢。當下,中國經濟基本上進入了良性發展軌道:一方面,中國龐大的需求升級會帶動供求升級;另一方面,中國人力資本的提升也會推動産業結構升級、推動經濟發展。儘管在方案階段還比較謹慎,但估計後期改革會加快。

  提高民間資本投資比重

  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認為,供給側改革的供給端出現了結構失衡,中低端製造業大量涌入造成産能過剩;中高端産品由於技術門檻和制度制約導致進入不足,也出現結構性問題。這是雙失衡,是制度供給帶來的問題。

  馬曉河表示,當下供給側改革需提供“三個供給”:一是要素有效供給,生産要素向集約型、集中化有效供給;二是産品供給,從過去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或中低端的産品更加有效、品質更好;三是制度供給,包括社會保障、就業、戶籍、教育、收入分配製度、集中改革、土地改革、資源價格形成等。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張佔斌認為,從另一個角度講,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同時,也要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實現更多民間資本投資的發展。通過新經濟的發展提高上市公司的品質、競爭力、效率,提高民間資本投資、放大民間資本投資,其意義十分重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原所長任興洲表示,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存在優勢。對上市公司而言,尤為重要的是如何與資本市場有機結合,促進轉型升級,更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釋放民營資本活力。目前已出臺了很多政策支援商業零售業轉型升級。在此過程中,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和線下長期積累起來的客戶優勢等,在未來轉型升級過程中將獲得更大發展空間。記者 彭揚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