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跑者的最大困難就是要自己確定方向。
不久前,通信行業的領跑者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直言:"華為正在本行業逐步攻入無人區,處在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這種迷茫,是領跑者的必答題,也是特供題。相比任正非的"謙虛",在日前召開的百度聯盟峰會上,李彥宏直接給出了互聯網行業領跑者答卷--互聯網的下一幕就是人工智能。
作為技術起家的互聯網公司,李彥宏歷年在百度聯盟峰會上的"預言"都被視為行業趨勢的風向標。但是,相比于之前幾乎100%的正能量,李彥宏今年的預言,除了為人工智能賦能之外,很大一瓢涼水潑給了移動互聯網。
問題在于,現如今幾乎所有創業者和互聯網巨頭都下重注于此,百度同樣也布下重兵。僅以智能手機為例,各路廠商的新款產品發布會,幾乎排滿了記者的日程表。因此,李彥宏對移動互聯網的"看淡",對業界的震撼絲毫不弱于任正非的"迷茫"。
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幾乎耗盡
在李彥宏對"劇情"的劃分中,截至目前,中國互聯網劃分為兩幕,第一幕是起步于1994年的PC互聯網,第二幕是起步于2012年的移動互聯網。不過,在李彥宏的眼里,移動互聯網這一幕盡管剛剛開場,但離謝幕已經不遠了。
"從2012年到現在其實只有短短四年時間,移動互聯網的成長非常迅速,同時我們每一個人可能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壓力。這個壓力是什麼?中國互聯網的滲透率已經到了50%左右,如果把老人、小孩都去掉,其實能上網的人大多數都已經上網了。現在,人口紅利快要沒有了,該用智能手機的人都已經用上智能手機,市場規模也逐步趨于飽和。現在大家都說市場很大、很繁榮,各種各樣的機會不斷出來,可是當我們再往前看一下的時候,就會發現整個互聯網面臨著巨大挑戰。PC互聯網走了18年,移動互聯網走了僅僅四年,很多人就已經感覺到這當中成長的壓力"。
李彥宏用以佐證的不同維度的數據有:APP平均生存周期不足10個月、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增速下降1/3、2016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機出貨量停滯、專車行業利益矛盾衝突、移動閱讀市場規模同比僅增長14.3%、手機流量獲取成本居高不下、預計2016年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僅增長5%......
不難看出,移動互聯網已經很難再成為互聯網下一步的新動能。拋出問題的李彥宏,同時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國家靠'互聯網+'保增長,互聯網靠什麼?移動互聯網的增長已經看到瓶頸了。最近幾年兩個詞非常熱,一個是大數據,一個是雲計算,但我認為,互聯網的下一幕不是大數據,也不是雲計算,我的答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將讓互聯網進入發展的第三幕,智能互聯網時代就此到來。"
人工智能何以接棒新動能
目前而言,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都是炙手可熱、難分伯仲,為何李彥宏要"獨尊"人工智能呢?
為此,李彥宏回顧了過去60年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李彥宏認為,2006年是人工智能的一個拐點,"因為數據量越來越大,計算能力越來越強而且越來越便宜,所以過去那些不實用的算法,2006年以後逐步進入到了實用階段。" 時至2015年,人工智能這一"陽春白雪"的技術已然化為一個街談巷議的話題,而今年年初的圍棋人機大戰,更是加速了對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如果沒有人工智能的能力,物聯網也好,互聯網也好,對于中國這樣的制造業大國是不會產生本質上的影響。但是有了人工智能,它對于制造業幾乎每一個領域都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
在人工智能技術持續突破、產品創新不斷涌現的背景下,李彥宏認為,"人工智能+傳統產業"未來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人工智能將取代很多簡單的腦力勞動;一種是人工智能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對傳統產業實現重構,讓移動互聯網實現從"提升效率"向"重構產業"的質變。對此,李彥宏以人工智能在金融徵信上的應用為例,展示了其顛覆式影響,"我們的百度教育貸款,基本上是以秒的時間決定是不是給一個人貸款,過去恐怕是以天為單位來計時的。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可以像正常車輛一樣加速、並線、超車,幾年之內,無人駕駛一定可以成為現實。"
百度將開放深度學習"源代碼"
公開信息顯示,百度在2013年初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是國內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研究的企業。
談及百度在深度學習領域的最新進展,李彥宏透露,深度學習在語音上的應用已經非常精準,現在的百度語音識別準確率也已經達到了97%;此外,今天的百度圖像識別與過去一年也大不一樣,用手機隨便拍一張普通圖片,人工智能不僅能夠回答圖片中有什麼顏色,還能實現更多輪交互,像人一樣基于之前的語境接受追問。
語音、圖像識別的下一步就是"合成",對此,李彥宏表示:"一旦實現了圖像合成,以後演員、大腕們演電影的模式也將會被改變。只要他們授權,不用實際去演,我們就可以把他各種各樣的語言和動作合成出來。過去一個大腕一年拍兩、三部戲,以後可以拍兩三千部戲。以此類推,這些技術一旦應用到各個領域,就能夠產生出來無窮無盡的可能性。"
作為領跑者,除了確立方向之外,更肩負著社會責任。"講了很多技術,我想說的是,這些技術不僅僅是屬于百度的,百度這些技術完全都是開放的,甚至我們很快也會把我們深度學習的源代碼開放出來,讓大家看看到底這些東西是怎麼實現的,大家甚至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改進。這樣的話,能夠使得人工智能迅速地滲透到各個行業,從而改變我們的社會。"
對于高速"進化"的人工智能,也有觀點擔心其對人類存在威脅。對此,李彥宏笑稱:"我是屬于比較樂觀的那一類,我認為人工智能會做的是解放人類,至少在我有生之年,它毀滅不了人類。"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