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視覺中心 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攝
2016年恆大超越萬科成行業老大,並自稱全球第一房企
恆大已經完成最原始的土地儲備,總土地儲備達1.86億平方米,即便5年內不買地,也可以保證未來幾千億的銷售規模。
2017年上半年,萬科董事會改選是其控制權之爭的另一出大戲,許家印手中的票將成為左右大局的關鍵力量。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李永華|北京報道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第1期)
2016年歲末,自稱“全球第一房企”的恆大也給市場留下諸多懸念:高位接盤成萬科第三大股東後,何去何從;有錢任性“買買買”的恆大人壽,被監管層強行叫停股票投資業務;曾經豪言萬丈的“水、糧、奶、油”多元化轉型戛然而止;借殼回歸A股計劃與萬科控制權之爭相糾纏,道阻且長……
唯一確定的是,神也擋不住中國恆大集團(以下簡稱“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登頂中國地產一哥的步伐。
“快字訣”:20年造成全球第一房企
2016年12月5日,恆大宣布,1至11月份,累計合約銷售金額約達人民幣3488.5億元,同比增長102.4%,領先第二名萬科74.9億元,同時,總資產、現金余額等多項指標方面均超過萬科,成為行業第一。
恆大官網的自我介紹稱,目前,公司總資產達萬億,年銷售規模超4000億,員工8萬多人,已躋身世界500強,並成為全球第一房企。許家印定下的新目標是,到2020年,總資產超3萬億,房地產年銷售規模超6000億。
從1996年誕生伊始,恆大就打出“快字訣”,至2006年,恆大已躋身中國房企20強,走出廣州,發力三四線城市。曾經的鋼鐵生產車間主任許家印將流水線生產模式引入了地產業,統一規劃、統一招標、統一採購、統一配送的標準化運營模式,讓恆大全國各大樓盤不管是在黑龍江還是海南,幾乎全部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與此同時,恆大也逐步形成快速拿地、快速銷售、快速回款的打法,“精裝”“開盤特價”“規模、高速”逐漸成為其特有的標簽。
2015年以來,恆大更加兇猛。2015年僅對外並購就耗資超過600億元。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前11月,恆大通過公開招拍挂共獲取106塊土地,拿地總價達到686.35億元。
在2016年中期業績會上,恆大總裁夏海鈞表示,恆大已經完成最原始的土地儲備,總土地儲備達1.86億平方米,即便5年內不買地,也可以保證未來幾千億的銷售規模。
狂飆猛進也不無隱憂:恆大2016年半年報顯示,集團總資產9999.2億,總負債8179億,凈資產為1820億(包含永續債1160億),資產負債率達81.79%。按照香港會計準則,永續債列入權益,若剔除這一部分,恆大資產負債率超過90%。
如此之高的負債率,也意味著巨大的風險。早在2008年,大肆擴張中的恆大謀求香港上市失敗當時恆大亟需現金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及大規模的項目開發,但因缺乏融資手段致資金緊張,而被視為恆大歷史上最大的危機。彼時,恆大地產負債率不到50%。後來直至2009年11月才在香港成功上市。
買!買!買!舉牌萬科浮虧42億元,恆大舉牌概念股年底驚魂
坊間傳言,恆大2008年上市失敗危急之時,許家印曾求助于王石,遭後者拒絕。
戲劇性的是,2016年8月,萬科控制權之爭已鏖戰多時,股價高企,許家印卻半路殺出,且持續大手筆買入。截至2016年底,恆大共持有15.53億股萬科A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4.07%,耗資362.73億元。依此計算,恆大持股均價為23.35元/股,以12月26日收盤價20.65元/股計算,其賬面浮虧達42億元。
恆大加入這場遊戲後,因可買入的萬科流通股已為數不多,各方籌碼已基本鎖定。截至2016年11月30日,萬科股本結構中,寶能持股25.40%、華潤持股15.29%、恆大持股14.07%、萬科管理層資管計劃共計持股7.12%、安邦持股約為6.18%,個人股東劉元生持有1.23%。
市場一度揣測許家印將謀求控制權一血2008年之恥。然而,這並非故事真相。2016年12月17日晚,恆大總裁夏海鈞稱,恆大無意也不會成為萬科的控股股東。這是恆大高層首次明確表示持股萬科的目標。
盡管如此,將于2017年上半年舉行的萬科董事會改選,將是其控制權之爭的另一出大戲,許家印手中的票將成為左右大局的關鍵力量。
萬科只是恆大舉牌最為人注目的一家。2016年,恆大還先後控股收購嘉凱城,舉牌廊坊發展20%的股權。
此外,因頻頻舉牌及準舉牌,恆大旗下的恆大人壽與其他險資已經成為A股市場令人側目的生猛力量,恆大人壽更以其快進快出的遊資風格,打破了市場此前關于險資長期投資的心理預期,讓不少跟風的投資者深陷套中。
梅雁吉祥堪稱恆大人壽的“經典之作”。2016年9月28日至9月30日,恆大人壽買入梅雁吉祥股票9395.8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95%,因未超過5%的持股舉牌線,無需公告即可隨時進出。10月25日,梅雁吉祥漲停。當晚,梅雁吉祥三季報顯示,恆大人壽已成為梅雁吉祥第一大股東。隨後,其股價連續兩日漲停,至10月28日股價創出年內新高。11月2日,遭上交所問詢後,梅雁吉祥公告恆大已于10月31日清倉,股價跌停,隨之一路下跌至12月26日的5.74元/股,跌幅近30%。
恆大人壽如此淩厲的打法也曾在棟梁新材、國民技術、雪迪龍、平高電氣等多個上市公司屢試不爽,獲利頗豐。
這引發了監管層的不滿。保監會下發通知稱,暫停恆大人壽委托股票投資業務。恆大概念股隨之大幅下跌。同時,恆大人壽萬能險的互聯網銷售渠道被叫停,該渠道銷售佔比高達91%。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2017年,若其萬能險互聯網銷售不暢,恆大人壽恐怕再難掀起波瀾。
賣!賣!賣!多元化受挫,糧、米、水、油清倉處理
“中國目前有太多市場機會,如果我們不去做就太可惜了。”2013年,對于恆大的多元化戰略,許家印如是說。
時逢地產寒冬,恆大高調進入糧、米、水、油等快消品行業。一時間,恆大各種廣告鋪天蓋地,並聲稱“恆大冰泉”創造了鋪貨30天獲57億訂單的行業奇跡。2014年初,許家印要求恆大冰泉的銷售業績目標是:2016年300億元!
但計劃遠趕不上變化。
2016年9月28日,恆大宣布,將其乳業、礦泉水、糧油板塊以總價27億元清倉出售,且允許受讓方5年內繼續使用“恆大”品牌。
割肉背後是巨額虧損。自2013年至2015年5月,恆大冰泉累計虧損39.46億元。因乳業、糧油板塊數據未公布,其經營情況尚不得而知。
退出快消品,並不意味著恆大多元化止步。許家印表示,恆大已進入“多元+規模+品牌”的發展戰略階段,正在實施“夯實基礎 多元發展”的第七個“三年計劃”。
恆大足球屢屢奪冠的輝煌戰績讓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恆大淘寶)備受追捧。2015年11月,恆大淘寶登陸新三板,成為亞洲足球第一股,首筆融資募集資金8.7億元,市值約218億元。但在耀眼光環下,恆大淘寶2013至2015年連續虧損,凈利潤分別為-5.76億元、-4.83億元和-9.53億元。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