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9天21城出臺樓市調控政策 多供地能給樓市退燒嗎?

2016年10月10日 08:37: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針對近一段時間部分熱點城市樓市持續“高燒”,新一輪房地産市場調控熱潮正在掀起——自9月30日至10月8日,短短9天時間,北京、天津、成都、合肥、鄭州、杭州、蘇州、深圳等21個城市陸續出臺樓市調控政策,有的城市出臺了購房風險提示,旨在抑制投機投資需求,遏制房價過快上漲。

  有媒體稱,多地房價上漲,凸顯樓市供求關係的不平衡,建議政府應切實增加住房用地供應,穩定市場預期。但是,樓市高燒果真源於住宅用地供應量不足嗎?

  結構矛盾:

  資金避險與冷熱不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5.6%,銷售額增長40.1%。但從全國範圍來看,量價齊升的背後,樓市去庫存的效果並不明顯,一二線熱、三四線冷的結構問題仍然突出。

  從庫存方面看,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0870萬平方米,僅比7月末減少512萬平方米,去庫存任務仍然艱巨。其中,住宅待售面積減少639萬平方米,辦公樓待售面積減少2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增加54萬平方米。

  央行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人民幣貸款增加9487億元,是7月4636億元的兩倍多,而8月份以住房按揭貸款為主的中長期貸款增加5286億元,佔當月新增貸款的一半以上。

  今年3月底,京滬深樓市新政出臺或從執行層面從嚴,投資客的購房資格得到限制,因此,資金開始轉戰不限購的酒店式公寓等類住宅産品,周邊核心熱點城市的優質項目也成為投資對象。比如長三角經濟圈上海的投資客開始轉戰蘇杭,京津冀經濟圈北京的投資客開始轉戰天津等。同時,經濟圈內熱點城市樓市也帶動周邊樓市的投資,比如長三角蘇州樓市的火熱導致蘇州的投資客轉戰無錫。

  “對於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來説,投資情緒旺盛是一個突出的特點。”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劉為民看來,目前熱點城市陸陸續續出臺限購政策,一方面是緩解住房需求的釋放速度,另外一方面是調節市場的緊張情緒,“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這些城市的限購政策還將持續存在。”

  調控十年:

  防泡沫與去庫存

  “此輪調控政策相對比較溫和,但針對性強,就是限制炒房,防止泡沫出現,房價上漲速度會有所放緩。”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説。

  回顧十年來的樓市政策,總有一種“過山車”的感覺。

  2005年,“國八條”開啟了調控房價的序曲,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把解決房地産投資規模過大、價格上漲幅度過快等問題,作為加強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隨後至2007年,“國六條”出臺、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及多次加息,政策持續收緊抑制市場過熱。

  2008年,是政策出現分水嶺的一年。上半年,樓市調控持續加碼,中國樓市出現10年大拐點,量價齊跌,樓市過熱調控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從2008年9月央行降低貸款利息開始,一系列政策由“控制”向“救市”的態度轉變,其結果就是2009年房價繼續上漲。

  2009年到2013年,從“國四條”開始,政策再度從寬鬆轉向調控,“新國十條”“新國八條”“新國五條”陸續出臺。這一輪的收緊,最終使得各地房價在不同時段出現回落。

  2014年,調控政策進入新的輪迴。各地方政府逐步取消限購限貸政策以及“930新政”等政策的出臺,最終導致樓市逐步回暖,並在2015年年底至今進入新一輪暴漲……

  面對防泡沫與去庫存、一二線熱而三四線冷的結構性矛盾,更需要從房地産政策之外,尋求更加宏觀有效的舉措加以引導。

  安居樂業:

  供地不足還是産業失衡

  針對市場分化,業內專家普遍建議,房地産調控必須實行分類指導,因城施策。熱點城市的調控重點應當是控房價、防風險、防泡沫,三四線城市的重點依然是去庫存。

  受實體經濟利潤率下滑、人民幣貶值預期等因素影響,近期一些投機投資性資金大量涌入房地産市場。清華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劉洪玉建議,金融機構應對流入房地産市場的資金加強監管,防控樓市風險和泡沫,同時引導更多的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城市安居,重在樂業。業內人士指出,從長遠來看,城市發展不能只是房地産一頭熱,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産業支撐。如果三四線城市仍舊沒有吸引力,那麼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就不可能“退燒”。

  全國房地産商會聯盟主席顧雲昌分析認為,由於我國城市發展不均衡,北京、上海、深圳和一些重點二線城市本來就不存在去庫存問題。相反,很多三四線城市由於市場飽和、商業地産過多、産品業態錯配等原因,庫存壓力仍然很大。

  從總體上看,房地産調控不僅僅是市場問題,更是宏觀社會政策的問題。面對房價暴漲的市場失靈,只有依靠社會政策不斷完善,在制度設計上注意産城融合,讓公共服務空間佈局進一步均等化和合理化,才能從根本上矯正房地産市場失靈,避免城市無序擴張。

  “樓市‘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應該是‘疏’,疏導人口流向,建設多個智慧型中小城市和衛星城鎮,對涌入大城市的人口進行疏導;疏導産業發展,增加中小城市就業機會,吸引人口在當地就業生活;疏導城市構造,尤其是疏導土地供應結構。”顧雲昌説。(本報記者 邱 玥 陳 恒)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