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領域將出現最多數量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都將達到幾百億人民幣或者上百億美元的市值。未來這樣的公司在中國將達到四五十家。”7月11日,互聯網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俞敏洪在第16屆中國互聯網大會上如是說。
數據顯示,到2020年,按照12%的自然增長率,中國教育行業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3萬億。而在互聯網大潮的引領和碰撞下,教育產業近年來增長尤為強勁。隨著資本競相涌入互聯網教育,並大步向教育+AI進軍,教育領域新一輪角逐大戰即將開啟。
萬億教育市場開啟
上市公司數量或暴增
近年來,互聯網教育市場的規模日益壯大。互聯網研究機構易觀國際日前發布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互聯網教育市場規模達458.4億元,同比大幅上升64.9%。
俞敏洪指出,在互聯網時代,教育產業和知識傳播發生了四個方面的變革。一是教育資源可以無邊界、大面積達到所有人群;二是獲取知識的成本極大程度地降低;三是知識的傳播手段異常豐富,不管近程還是遠程,是否面對面,都可以利用互聯網手段,讓知識的傳授更有效率;第四,教育的分散化和多手段化讓更多教育領域的企業能分享到巨大的市場蛋糕。
在俞敏洪看來,教育領域將出現最多數量的上市公司,遠超過其他產業。這樣的上市公司可能每一個佔據教育的垂直領域,每一個佔據教育領域的每個平臺,每一個佔據教育領域的每一個方向,但每家教育領域公司都將達到幾百億人民幣或者上百億美元的市值。“未來這樣的公司在中國將達到四五十家。如果把職業教育加進去,有遠超萬億總量的產值。目前學而思和新東方兩家加起來不過200億多一點。”俞敏洪說。
不久前發布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及,從三個方面積極推動互聯網教育:加快完善制度環境;進一步改善基礎條件;全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總經理劉洋表示,“互聯網+”行動計劃、“雙創”、教育信息化相關政策的出臺、資本市場對教育行業的放開等因素對互聯網教育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促進作用。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