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悟空第一個退出共用單車 行業洗牌等不到大聖再歸來

2017年06月28日 09:37:2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悟空”第一個退出共用單車 行業洗牌等不到“大聖再歸來”

  紅橙黃綠青藍紫,五顏六色是共用單車平臺開闢的另一個“戰場”。在有人擔心顏色不夠用,甚至出現“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終有一天他會騎著七彩自行車來娶我……”之類的調侃時,其實,整個行業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新的變化。

  這種變化由悟空單車帶來——全國第一個退出行業的共用單車平臺,小紅車軍團就此少了一員。這折射出的是當前的行業的現狀:巨頭力量籠罩下,小公司步履維艱。

  悟空單車的退場是偶發個例,還是行業“清場”迎來洗牌的前奏?當行業面臨拐點時,類似悟空單車結局的企業應該還將出現。

  ●行業出現首個退出者

  這個6月,對共用單車行業來説或許是個分水嶺:一邊是巨頭的地位更加穩固;一邊是已有小公司黯淡離場。

  6月16日,摩拜宣佈再獲超6億美元融資,幾乎同時,悟空單車宣佈退出:“由於公司戰略發生調整,自2017年6月起,將正式終止對悟空單車提供支援服務,退出共用單車市場。”其也成為行業首家退出的企業。

  6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位於重慶市渝北區黃山大道的重慶縱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悟空單車母體公司)。“我們投放了1000多輛,最後只找回幾十輛。”前臺告訴記者,“現在公司職員有50人左右,此前回收的一小部分共用單車作為福利分發給了員工。”

  而在位於重慶大學城核心區的熙街商業街及其周邊高校,記者發現共用單車分佈較為集中的區域,幾乎都被摩拜和ofo所佔據,悟空單車蹤跡難覓。

  回溯悟空單車的創立,其在重慶的起步較早。悟空單車創始人雷厚義介紹,悟空單車是最早宣佈在重慶這座山城做共用單車的,今年1月7日進入重慶大學城,和ofo等幾乎同時投車。

  令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於,為何這個重慶市場的先入者最終並未站穩腳跟?

  “因為ofo等巨頭自2015年便開始在多個城市探索商業模式,完善了供應鏈,打通了各個環節,所以他們在重慶搞共用單車只是‘1到N’,把其已有的成熟模式複製過來,而我們卻是‘0到1’,還在探索,而且他們資金、供應鏈資源都多。”雷厚義説,“我們怎麼能比呢?”

  ●“兔死狐悲”或觸行業拐點

  記者了解到,悟空單車前後運營的4個月裏,累積了10000多用戶,收了押金100萬元。最高的時候,每天日活兩三千,截至項目關閉,總計虧損300萬元左右。

  “我們最開始對盈虧也有一定預判。當時是抱著能做大的心態,想做到行業前幾名,等到行業清場了,慢慢實現盈利。”雷厚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結果沒想到被清場的是我們。”

  值得一提的是,6月24日,有消息稱由你單車將被摩拜收購,摩拜CEO王曉峰對此傳聞的回應頗為微妙,“目前沒有收購其他單車的計劃。”(“其他單車”是否是指“除由你單車之外的”其他單車尚不明確。)有分析認為,若摩拜收購由你,或將推倒單車“並購潮”的第一張多米洛骨牌。

  “由你單車被收購傳聞如果是屬實,那可能有更多的小公司走向‘被收購’的出路,也不排除會有和悟空單車一樣退出的。”雷厚義説,“恰好共用單車行業處在一個轉捩點,我們就站在這個位置上。”

  讓行業投資者不得不警惕的是,悟空單車的退出或許只是一個開端。

  資本市場分析師唐川林認為,基於網際網路概念的共用單車模式,必須砸錢搶市場做規模,而共用單車行業頭部集中效應太嚴重。對於小公司而言,共用單車行業面臨殘酷競爭,小公司資金不足,規模做不起來,後起的單車品牌成長空間並不大,類似悟空單車遭遇的企業還將出現。

  “我們公司很小,但我們的失敗對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雷厚義説,“其他一些小公司看到我們的結局之後,也許會覺得行業的拐點到了,要麼開始退出,要麼開始找後路。”

  ●小公司突圍面臨瓶頸

  在大數據時代,每一位用戶的騎行,每一次騎行沉澱的數據本身或許就是財富。因此,共用單車雖然現在還沒有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卻依然受到資本熱捧。小藍單車副總裁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更表示,目前國內已經有100多家進入共用單車領域的公司,行業已發展到中場階段。

  根據比達諮詢發佈的《2016年中國共用單車市場研究報告》,全國共用單車用戶規模接近2000萬,預計2017年用戶數將大幅增長,達到4965萬人,同比增加163.2%。這麼大的共用單車市場,日訂單量將超過千萬。目前,共用單車市場還主要由摩拜和ofo兩家主導,兩家合計佔當前市場份額的91%。與此同時,還不斷有新加入者,如近期獲千萬元天使輪投資的七彩單車。

  財經學者布娜新告訴記者,“共用單車行業競爭者很多,但當下階段拼的是資金實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小規模的企業最終會倒下,所有的資源都會向頭部集中,在這個過程中,小企業甚至連被收購的價值都沒有。”

  實際上,在白熱化的競爭下,眾多小公司運營的共用單車平臺受資金短缺影響,力不從心只是時間問題,其收購價值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損。

  雷厚義也表示,“小公司追風口很難,還是適合小切口,至少要有收購價值。比如定位的差異化,由你單車專心做校園就是定位的差異化,你佔領一個碉堡人家打不下來,或者打下來需要錢,才可能並購你,悟空就不具備這樣的價值。”

  此外,記者注意到,我國一二線城市的共用單車市場正趨於飽和(日前上海叫停了向城區投放更多共用單車)。有觀點認為,當前三四線城市中共用單車出行覆蓋率仍有較大不足,這是未來重要的增量市場,是小公司的機會。

  但雷厚義並不看好這個市場。他認為,除本地企業外,三四線城市市場對於小公司損耗更大,因道路設施差等産生的限制因素太多。

  “這個事件(悟空單車退出)給創業企業帶來的啟發是,一定不要盲目跟風,産品要有自己的技術和特點。”布娜新坦言,“不得不承認的是,資本也好人才也罷,最後都會向頭部集中,中小企業需要認清形勢。”

  (實習生王琳對本版稿件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