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鐵路“曬”賬本:鐵總去年賺了10億 還是稅務“幫的忙”
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中鐵總)日前公佈了2016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收入合計9074.48億元,較上年下降0.97個百分點;利潤總額396.45億元,較上年下降34.8個百分點,全年實現凈利潤10.76億元。2016年末資産負債率為65%,近3年來亦穩定在這一水準。
近年來,中鐵總的貨運與客運收入呈現出此消彼長的態勢。2016年,中鐵總貨運收入為2574.78億元,自2014年起逐年下滑;客運收入則逐漸增長,2016年達到2817.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4個百分點。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煤炭佔鐵路貨運量的一半以上,煤炭需求下降是鐵路貨運收入降低的原因之一。
2016年,中鐵總稅前利潤-11.73億元,所得稅-22.49億元,因而凈利潤為10.76億元,這也是近3年來中鐵總首次所得稅一項為負值。此外,中鐵總近3年來的主業運輸業務毛利率為負值,其他業務毛利率則高達40%左右,對中鐵總業績功不可沒。而鐵路乘客所熟悉的“花生瓜子礦泉水”等零售業務也包括在其他業務中,但對收入貢獻很小。
昨日,記者試圖詢問中鐵總相關情況,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客運收入首次超貨運
2016年,中鐵總的運輸收入合計為5928.36億元,佔總收入的65.3%,較2015年上升。其中,2016年貨運收入2574.78億元,佔總收入的28.37%;客運收入2817.47億元,佔比31%,這也是近3年來中鐵總的客運收入首次超過貨運。
趙堅表示,鐵路貨運以煤炭運輸及大宗礦産為主,其中煤炭佔到鐵路貨運量的一半以上,而煤炭需求下降是鐵路貨運收入降低的原因之一。與之相對,客運收入的顯著增長則在於投運的高鐵增多,近年來客運量的增量主要來自高鐵,同時高鐵也會帶動既有線路上的出行需求。
高鐵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步顯現。2015年,京滬高鐵凈賺66億元,滬寧、寧杭、廣深高鐵也已經分別實現凈利潤6.41億元、1.01億元和1.77億元。其中,京滬、寧杭、廣深都是在2015年實現扭虧為盈。換言之,歷經長達10年的高速建設和發展,中國高鐵盈利圖譜已具雛形,去年至少已經有6條東部沿海線路實現盈利。
另據中鐵總官網顯示,2016年國家鐵路發送旅客27.7億人。2016年,中鐵總客運收入為2817.47億元,由此推算可知2016年平均每人次貢獻鐵路收入約為100元;另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8271萬人,據此推算,2016年全年平均每人乘坐鐵路交通2次。
業績為正 所得稅“幫忙”
近年來,中鐵總的資産負債率相對穩定。2016年中鐵總資産負債率為到65%,2015年末資産負債率約為65.57%,2014年末資産負債率為65.52%。
中鐵總的總體負債規模近年來逐漸擴大,2016年負債合計4.72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5個百分點。2016年,中鐵總長期負債為3.95萬億元,國內借款37.7億元,國外借款總計383.42億元,來自世界銀行、亞行、德國政府、西班牙政府、奧地利、法國等。
2016年上半年,中鐵總宣告虧損,凈利潤為-72.95億元。不過,根據2016年年報,中鐵總稅前利潤-11.73億元,所得稅-22.49億元,因而凈利潤“轉正”為10.76億元,與上年同期凈利潤數據對比,提升了58個百分點。記者試圖就此採訪中鐵總,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主營虧本其他業務大賺
根據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對中鐵總主體及相關債項的跟蹤評級報告,2014年度、2015年度及2016年1~3月,中鐵總的運輸業務毛利潤分別為613億元、-886億元、-231億元;而其他業務則帶來了可觀的毛利潤,上述兩年及一期分別為1200億元、1414億元、252億元。
在2016年年報中,中鐵總並未對“其他業務”具體內容做詳細説明。記者注意到,中鐵總官網2016年9月消息,旗下的哈爾濱鐵路局曾出臺《激勵鐵路運輸其他業務創業創效暫行辦法》等,在資産經營開發的推進中,亦曾利用“資産經營網”平臺,對外承租近3000處辦公用房、7200萬平方米閒置土地等,“僅坐擁百年曆史的果戈裏大街401號樓全年租金收入就達到390萬元”。2016年3月,該局運輸代理中心在網際網路上開辦“火車頭商城”,吸引292家供應商簽約入駐,經營上千種商品,銷售總額已達到3000多萬元。
相較于運輸業務,中鐵總的其他業務也帶來了較高的毛利率。2016年1~3月,中鐵總的運輸業務毛利率為16.17%,而其他業務的毛利率則達到42.64%。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表示,“其他業務”即非運輸收入,例如鐵路裝車卸車的服務、出租鐵路車站周邊建築的服務、廣告、以及其他服務。對於鐵路乘客所熟悉的“花生瓜子礦泉水”等零售業務,這部分當然也包括在其他業務中,但對收入貢獻很小。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