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慈善要得到持續健康發展,需要與組織慈善緊密結合起來,需要建立起特殊的管理與行為規範
連日來,羅爾事件持續發酵,輿情也隨之搖擺不定。很多人厭倦了一地雞毛的劇情,表示不會再輕易獻愛心了。事實上,與其因噎廢食,不如轉而追問我們的愛心未來將如何安放?誰能給網路慈善拉上一道信任大閘?
有觀點認為,羅爾這種個人化的網上求助,因為資訊不透明,公眾很難去判別真偽,如果出現劇情反轉,會給積極參與網際網路公益的民眾,帶來長久的挫敗感,不利於慈善事業的發展。
那麼,如何提升網際網路慈善的真實性和信任度呢?我們知道,市場經濟的繁榮,離不開仲介機構的存在。慈善事業也是如此,供需雙方資訊不對稱,加之網路行銷套路深,讓人防不勝防,需要一個靠譜仲介居中作保。打個比方,市面上吃的東西那麼多,穿的東西那麼多,消費者無法去一一追溯來源,而這時如果有永輝超市、家樂福、京客隆這樣的仲介組織來幫我們選擇,來提供信用背書,我們就可以放心地選取。
仲介要建立自己的信譽和品牌,就必須盡責盡力地提供正確的事實、産品,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這是重復博弈的過程。路邊小攤大家信不過,因為那是一次博弈。同理,網上的個人求助也是一次博弈,信與不信,形同猜大小。而只有有了慈善仲介的護持,慈善事業變成重復博弈的過程,信任才會真正建立起來。
但是我國正規慈善組織尚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一方面,傳統的慈善組織因為存在諸如效率不高、難以追蹤捐贈去向甚至善款被挪用等問題,難以適應慈善事業的新要求。另一方面,目前具有網際網路募捐權的只有騰訊公益、新浪微博公益、輕鬆籌等13家平臺,雖然搞得如火如荼,但酒香也怕巷子深,而且與規模巨大的公益需求空間相比,還有些杯水車薪。
因此,慈善公益組織也好,網路慈善平臺也罷,要想發揮正規軍、專業隊的作用,必須首先練好內功,加強內部控制,並做好傳播工作,擦亮金字招牌。
總之,網路慈善要得到持續健康發展,需要與組織慈善緊密結合起來,需要建立起特殊的管理與行為規範,既要保證公開透明,又要注意與線下的管理程式合拍。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