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新社記者尋訪孫中山先生在臺足跡。圖為臺北車站旁、逸仙公園內的孫中山先生史跡館,是先生1913年第二次來臺時下榻的旅舍“梅屋敷”所重建。據了解,這裡也是目前臺灣唯一保留中山先生在臺足跡的場所。中新社記者 鄭巧 攝
中新社臺北3月11日電 題:雨中尋訪孫中山先生在臺足跡
中新社記者 鄭巧 張一凡
車水馬龍的臺北車站附近,有一座雅致的逸仙公園。園內的孫中山先生史跡館,為先生第二次來臺時下榻旅舍“梅屋敷”所重建。據介紹,這裡是目前臺灣唯一保留先生在臺足跡的場所。
今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3月12日則是其逝世91週年紀念日。中新社記者近日到此尋訪,追憶先生與臺灣的不解之緣。
連綿不斷的陰雨,讓初春的臺北多了幾分清冷。打傘進園,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座日式長方形黑瓦木造建築,屋前紅、白杜鵑開得正艷,為古樸沉靜的氛圍增添一抹亮色。
拾石頭臺階而上,參觀者都須在門口換上拖鞋入內。佔地160多平方米的房間,陳列著中山先生的相關文物、資料、照片等。房內還原當年先生下榻時場景,擺放小方桌、屏風,另有1910年他在美國舊金山使用過的西式辦公桌椅。玻璃展櫃記憶體放著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的誓言,以及手書“三民主義自序”和“國民政府建國大綱”。
房間墻壁上,懸挂著先生當年為旅舍主人大和宗吉親筆題寫的“博愛”兩字,十余張(組)黑白照片講述先生的成長、革命歷程及與臺灣的淵源。
史料顯示,為革命到處奔走的孫中山曾多次來臺。1900年,先生從神戶經馬關搭船來臺,策劃惠州起義,停留40多天;1913年,因二次革命失敗,他偕胡漢民等人離開上海來臺,在“梅屋敷”短暫停留;1918年,中山先生由廣州搭船到基隆,規劃與本地革命精英接觸,因日本殖民政府蓄意阻撓,隔天無奈離臺赴日。三次來臺後,1924年孫中山從廣州乘船北上時,途中曾在臺停留,不過並未登岸。
“三百萬台灣剛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四十年祖國未竟事業,舍我輩其誰分擔”。這是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後,一群在北京大學就讀的臺灣學生弔唁他的輓聯。
當時處於日本殖民者高壓統治下的臺北,也曾舉行一場盛大追悼會。1925年4月11日出版的《臺灣民報》以《臺灣有志開孫先生追悼會》為標題報道了這場被當局“禁唱悼歌”的追悼會。
文章中提到,到會者有2000余人之多,讓寬大的文化講堂無插足之餘地。“當在開會之時間中,屋外飄飄肅肅之風雨,如哭如訴,無一時之或止,似乎助在會之人之痛而表其哀。”
在史跡館內懸挂的照片上念及此句,讓人不禁想到近來“臺獨”人士拖倒孫中山銅像的場面,少數人史觀之顛倒錯亂且被縱容,實非傷感、遺憾等字眼能概況。
細雨中,臺北人羅麗娟帶著未婚夫傑納森入館參觀。已定居美國馬利蘭州、回臺探親的羅麗娟告訴記者,只是偶爾路過,看到建築比較特別,進來看看。她用托馬斯·傑斐遜作類比,向美國未婚夫介紹孫中山。
“還好從小學起教科書中都有孫中山,讓我不至於完全不懂”,生於1977年的羅麗娟説。談及近些年臺灣教科書“去中國化”,讓很多年輕人不知孫中山是誰,她覺得有點遺憾,“歷史就在那兒,不該因政治原因無視或篡改”。(完)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