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文化動態

臺灣確定最大抗日事件受難者名單

時間:2015年06月12日 08:02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百年前在臺南發生的“噍吧哖事件”,是臺灣在日本殖民時期規模最大、死傷最多的武裝抗爭事件。今年適逢事件發生100週年,臺南市政府委託學者調查,首度找出受難者的名單,並將在8月紀念活動中公開,讓後人憑吊。

  噍吧哖是今日臺南市玉井區的舊地名。臺灣《聯合報》9日回顧稱,1915年漢人余清芳、羅俊和江定等人,利用臺南市區奉祀王爺公的西來庵掩護,發展抗日組織,後被日本人發現,展開清剿。當年夏天,余清芳等人發動武裝抗爭,攻擊多處派出所,日本人出動大炮、機關槍等武器圍捕。雙方在玉井虎頭山一帶對峙,8月余清芳被捕,逃脫的江定等人也在來年被捕。日本人進行報復性清剿,歷史上有“屠莊”之説,死亡遇害人數近2000人,判刑也有1000多人。

  今年剛好是“噍吧哖事件”100週年,臺南市政府將在余清芳被捕的8月22日舉辦紀念活動,但多年來對這起歷史事件的研究卻不多,且多集中在事件經過,至於死傷有多少,除了日本官方記載的309人死亡外,並無其他調查數字。臺南市文化局委託學者研究,從日本殖民時期戶籍資料一筆筆核對,目前找到的名單中,死亡者有1412人,判刑1424人,但高雄市部分戶籍資料遺失,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所長戴文鋒認為,死亡者應該至少還要再加300人。臺南市文化局稱,“噍吧哖事件”有重要歷史意義,是漢人武裝抗日最大規模,與“霧社事件”由原住民主導不同,日本殖民政策此後轉為文人主政,且改以懷柔方式。 戴文鋒還説,當時日本人追剿余清芳追隨者,採取“清莊”方式,全莊的人都殺光,但過去都是傳説,從戶籍資料發現,死亡最小的才1歲、最老81歲,全戶最多死亡28口,而這樣的家庭有近百戶。這次調查還首次找出許多當年的故事。比如當時住在左鎮的簡文草,一家八口被殺,他一人躲了兩年,擔心連累其他家人,便摸黑抱著浮木順著溪水漂到西港,在當地人幫助下,頂替死亡的黃憨犇,改名娶妻生子;二次大戰前,他曾冒死帶著3個兒子返回左鎮祭祖,一直到死都想認祖歸宗。臺灣光復後嚴管戶籍,簡家後人經過三代努力,終於在1999年改回簡姓,但為表示不忘黃姓恩德,仍有一房維持姓黃,延續香火。《聯合報》稱,去年臺南新化區第一公墓附近發現大量骸骨,清點後有3000多人,地方盛傳是“噍吧哖事件”中的死難者。

  今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臺灣抗戰史也受到關注。有島內評論稱,“噍吧哖事件”雖是日本殖民時期臺灣規模最大的武裝抗爭行動,但過去的研究卻不多,如今找出有血有淚的故事,也讓冰冷的歷史有了溫度。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