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文化動態

68歲的戛納頒給68歲的侯孝賢最佳導演獎

時間:2015年05月26日 09:50 來源:大河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

  記者王峰

  核心提示|北京時間昨天淩晨,在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中國臺灣導演侯孝賢憑藉《刺客聶隱娘》(以下簡稱《聶隱娘》)獲得最佳導演獎,雖然電影未能帶走“金棕櫚”,但“最佳導演”的頭銜足以讓國人興奮不已,因為上一次中國人捧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還是2000年的《一一》,得主是另一位臺灣導演—楊德昌。從侯孝賢獲獎來看,短期內的效應是“《聶隱娘》已過審”,今年全國觀眾就能看到,但站在侯孝賢的角度來看,找錢似乎才是這位大師永遠的痛。

  作品重質不重量

  今年68歲的侯孝賢,雖然和楊德昌並稱為“書寫臺灣的電影大師”,但與楊德昌一樣,侯孝賢的作品數量也不多。從1980年的電影處女作《就是溜溜的她》開始,35年間,侯孝賢執導了19部電影,前期作品以刻畫臺灣鄉土與城市之間的衝突為主,侯孝賢也在早期奠定了他的導演風格—定格、空鏡和長鏡頭。

  大陸影迷多是從《悲情城市》開始了解侯孝賢的,雖然他以文藝片見長,但被影迷了解是因為“梁朝偉”,該片獲得了當年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再加上後來的《好男好女》和《戲夢人生》,侯孝賢逐步夯實了自己的導演地位。2005年,侯孝賢執導的電影《最好的時光》選擇了由張震和舒淇主演,十年後,《聶隱娘》的主演依然是他倆。至於為什麼這麼偏愛張震和舒淇,侯孝賢在獲獎後接受採訪時是這麼解釋的,“因為舒淇真的是個很不錯的人,她的素質非常好,張震也是,他是個老實頭,人非常耿直,我喜歡跟他們這種人合作”。

  侯孝賢是戛納常客,自1993年憑藉《戲夢人生》獲得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後,1995年的《好男好女》、1996年的《南國再見,南國》、1998年的《海上花》、2001年的《千禧曼波》和上述的《最好的時光》,侯孝賢均有入選競賽片單元,但都無奈止步于最後一步。今年是他22年間第七次到戛納,也許有過這樣的經歷,侯孝賢才能在獲獎後發表“這説明評委很有眼力”這種略顯霸氣的感言吧。

  風格重內在不重表面

  雖然是著名導演,但侯孝賢拍電影的首要任務是“找錢”,因為他的電影一不商業,二不熱鬧,被影迷們評為“實打實的文藝片”,也正是因為這樣,侯孝賢要找到投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仍放出“要考慮票房就別找我拍電影”這樣的豪言,不過這並不代表侯孝賢視金錢如糞土,他表示:“我經常提錢的原因是,錢對每個導演來講都是最重要和最需要的,如果沒有會很難,每次都要找資金真的很累。”

  侯孝賢的電影文藝到什麼程度?從《聶隱娘》中可見一斑。這本是一個很容易拍成“武打場面大開大闔,快意恩仇”的快餐式大片,但是在侯孝賢的執導下,《聶隱娘》沒有飛來飛去的特效,也沒有徐克那樣光怪陸離的江湖,全片體現了道家美學的意境和侯孝賢式的詩意。走的是寫實平淡路子,至於平淡到什麼程度?主演舒淇説她把自己的對白數了一下,只有16句話,但少而精,比如—“以後遇此輩,先殺其所愛,然後殺之。”“劍道無親,不與聖人同憂。汝劍術已成,卻不能斬絕人倫之親。”

  談到拍電影的目的,侯孝賢認為是要拍出個人的存在感,他説:“外表之內表面以下的內容,是我的興趣所在,因為只有那個層面的存在才是具有力道的,飽和著豐富的內容。歷史的變遷,人生的喜悅,世間的蒼涼,絲絲毫毫都找得到對應的痕跡。”

  《聶隱娘》票房前景如何?

  用海外電影節獲獎作品的名頭來提振票房,成了許多文藝片的取勝法寶。去年的《白日焰火》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國內公映後獲得過億票房,成為近年來為數不多的成功案例。但這畢竟似乎是個案,近年來,無論是王全安的《圖雅的婚事》、《團圓》,賈樟柯的《三峽好人》,還是王小帥的《闖入者》都沒有取得理想票房。

  《聶隱娘》內地發行方華策影視負責人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已經全程跟進宣發工作,影片已經送審,應該年內就可以在大陸公映,“因為是侯導的作品,作為發行方,我們也會細心呵護,爭取有好的結果”。至於具體日期,對方表示正在認真考慮。不過鄭州一家影院排片經理給出的預估並不樂觀,“從觀眾的角度來看,或許該片最大的賣點就是戛納獲獎影片,主演是張震和舒淇,但目前給出的影片內容反饋並不理想,太文藝或許是電影在市場方面的硬傷。文藝片始終屬於小眾,去年年底的《一步之遙》就是典型例子,上映前宣傳規模很大,觀眾胃口吊得很高,但票房隨著電影的上映高開低走。另外今年的好檔期都有商業大片佔據,就看在宣傳上怎麼出奇招,調動起觀眾的觀影興趣是關鍵。”

  七次征戰戛納

  侯孝賢電影清單

  1980年《就是溜溜的她》

  1981年《風兒踢踏踩》

  1982年《在那河畔青草青》

  1983年《兒子的大玩偶》

  1983年《風櫃來的人》

  1984年《冬冬的假期》

  1985年《童年往事》

  1986年《戀戀風塵》

  1987年《尼羅河女兒》

  1989年《悲情城市》

  1993年《戲夢人生》

  1995年《好男好女》

  1996年《南國再見,南國》

  1998年《海上花》

  2001年《千禧曼波》

  2003年《咖啡時光》

  2005年《最好的時光》

  2007年《紅氣球》

  2015年《刺客聶隱娘》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