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河北修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舊址:讓紅色電波永不消失

2017年10月02日 14:18: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位於石家莊礦區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舊址 俱凝搏 攝

  中新網石家莊10月2日電(俱凝搏 馬宇靈)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國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向世界宣告“新中國成立”,新中國的聲音是從河北石家莊井陘礦區的天戶國際廣播電臺傳向世界的,它被譽為“為新中國奠基的開國第一廣播電臺”。1日,記者來到這裡再次感受它開創“國際廣播新紀元”的輝煌歷程。

  據介紹,1948年3月,人民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根據中共中央指示,陜北新華廣播電臺5月23日改在河北省平山縣播音。但由於國民黨軍隊的狂轟濫炸,9月底電臺遷至石家莊市井陘礦區天戶村播音。

  當記者走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舊址時,現場一派繁忙景象,石家莊井陘礦區人民政府正在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舊址進行搶救式修復。電臺原為二層大樓,建築面積425.6平方米。在現場的施工人員已經將掩埋于地下的大樓一層建築清出地面,但墻體上還留有被土層掩埋的痕跡。地下建築有地下連結防空和用作緊急疏散的地下廊道,保存較為完好,被掩埋于地下的出入口和通風口也都已經清理完畢。

  1949年3月24日,作為中國共産黨最重要的通訊工具,陜北新華廣播電臺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完成了自己歷時5個多月的歷史使命,改由北平新華廣播電臺向全國播音。但由於其原有設備完備、技術精良,隨即又被命名為北平新華廣播電臺第一轉播臺繼續發揮作用。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聲音也是從這裡傳向世界的。這以後的四年多裏,第一轉播臺並沒有卸下肩上的擔子,直至工作到1953年6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全部將人員、設備遷出天戶村,這裡才停止轉播。

  據了解,當年石家莊礦區的陜北新華廣播電臺七座天線塔分別可以向歐洲、南京、上海方向播發信號。之後為擴大發射範圍,新建了兩座高達65米的大鐵塔。在天戶架設的天線中,一條向美國廣播,一條向歐洲廣播,從而開創了國際廣播的新紀元。當時這座廣播電臺發射功率達3000瓦,成為中共在解放區興建的最大的廣播電臺。

  據介紹,陜北新華廣播電臺每次播出30分鐘的《對國民黨軍廣播》節目和25分鐘的新聞節目以及20分鐘的《英語新聞》等。這些節目在配合中共作戰、瓦解國民黨軍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除陜北新華廣播電臺外,還有東北、華北、華東等九家電臺。各臺除自辦節目外,都轉播陜北新華廣播電臺的信號。

  當時這裡有40多名工作人員,為了加強保衛,最著名的中央第一師(8341部隊)的一個連隊在此駐守。而齊越、錢家楣、孟啟予、丁一嵐等新中國播音界泰斗都有在石家莊礦區播音經歷,美國人李敦白直接用英語廣播,後來這裡也成為培養播音大師的搖籃。

  據介紹,本次設計是以舊址重點保護範圍為基礎並參照天戶新城規劃圖後進行的,總建築面積:2218平方米,其中:地上總建築面積1378平方米,地下室建築面積840平方米。舊址恢復後將分成以下核心功能區:舊址參觀區:電臺大樓舊址一層,復原當時工作場景;二層陳列展廳:天戶發射臺建設過程、人物事跡、文物、圖片等;窟窿峰播音室和發射鐵塔參觀區:模擬窟窿峰,復原播音室和復建發射塔架;新建展廳:全景展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自延安誕生到進京全過程,實現讓“紅色電波”永不消失。(完)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