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文聯、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評獎近日在四川涼山州西昌市落下帷幕。經過評委會嚴格評選,《長鼓行》《生在火塘邊》《長長的辮子》《銀塑》等六部作品脫穎而出。
中國舞協分黨組書記羅斌介紹,本屆“荷花獎”在題材、內容、體裁多樣性上有所突破,為期三天的評獎聚集了藏族、彝族、朝鮮族、蒙古族、苗族、哈尼族等多民族優秀舞蹈作品。許多作品摒棄過多的套路,回歸舞蹈本身,在舞臺上呈現出異彩紛呈的樣貌。
三天的評獎演出中,多部優秀作品給評委和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爺爺們》描述了全面小康社會到來之際,老年人退休生活的新氣象。爺爺們身穿蒙古族傳統服飾,頭戴時髦的黑墨鏡和鴨舌帽,跳起“流行舞”,手中的拐杖時而變成馬頭琴,時而變成水煙袋,趣味十足;《阿嘎人》展現了藏族人民“打阿嘎”過程中豐富多彩的生活;安徽花鼓燈作品《啷哩個啷》打破傳統的小場子錶演方式,通過兩位演員精湛細緻的表演,表現了小夫妻嬉笑怒罵的情趣生活……
“這是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豐收之年,本次評獎名家薈萃,許多編導深入鄉土,實地采風,紮根創作,帶來了舞蹈藝術精品。”中國舞協主席馮雙白表示,但民族民間舞千人一面、過分抒情的問題仍然存在。
“參賽作品創造性創新性不夠,根本原因就是作品想表達的內容沒有個性,有些編導沒有經過自己的沉思、觀察,沒有真正到生活當中去體驗。”馮雙白坦言,創作者偷懶、不想下工夫,同時急功近利,胡編亂造的內容就出現了“你用圓我也用圓,你用方我也用方,你用大八字我也用大八字”,不同舞蹈成了一個樣子。這些狀況需要克服。
北京舞蹈學院教授潘志濤認為,民族民間舞的創作一定要熟悉民族,那些走馬觀花、浮光掠影式的采風無益於作品創作,只有把握住民族性與風格性,注重作品感與完整性,才能打破創作思維上的瓶頸。只有踏實走進民間,堅守文化之根,才能創作出更多貼合群眾、反映時代風貌的優秀作品。
與往年少數民族舞蹈獨領風騷的現象相比,今年還涌現了《陶印》《下河底》《嬉戲花》等不少漢族舞蹈作品。其中,取材于江西贛南採茶戲的“另類”幽默舞蹈作品《劉二尋花》給觀眾帶來幽默滑稽表演的同時,也引起了一些爭議,甚至出現了當場演出的最高分和最低分。
“看了所有的節目之後,我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所有的美都要一模一樣?每一位編導都是在做藝術創造,他們都是發明家。但是創作過程不是走進‘整容醫院’,不能最後整成一樣的舞蹈。”給出《劉二尋花》最高分的評委劉福洋認為,這個作品很好地表達了編導和演員的真性情,舞蹈創作就應該百花齊放,各美其美。
“好的幽默作品在舞蹈當中太缺少了,中國舞蹈太需要突破了,太需要這些有鮮明個性和與眾不同個性的作品。”馮雙白坦言,通過《劉二尋花》這個作品,希望傳遞給舞蹈創作者們一個信號:舞蹈藝術的美有多種多樣,創作要保持個性,希望創作者們多多開拓,讓更多精品力作如荷花般綻放舞臺。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