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古玩市場“造富”傳奇 幾千元收塊玉轉手賣30萬

2017年09月11日 08:28:54  來源:大河網
字號:    

  鄭州古玩市場“造富”傳奇 幾千收塊玉轉手賣30萬

  古玩市場,對大多數人來講是一個充滿神奇的地方。

  這裡不斷上演著傳奇的“撿漏”故事,這裡遍地是“高人”、到處是寶貝,有些人僅憑一件玉器就可以發家致富。

  今天,一塊來看看發生在古玩“老炮兒”們身上的傳奇故事。

  【探訪】

  古玩市場早市

  人氣爆棚

  每到週末,鄭州市民張大爺就會挎一個布包,拿著手電筒,來到位於淮河路與大學路交叉口的鄭州古玩城閒逛,這是他堅持多年的一種愛好。

  河南商報記者在早市上看到了他,他説,雖説是閒逛,其實他是過來淘古玩藝術品的,“看到好的東西,就會出手買一件。”因此,這幾年下來,也收藏了不少好東西。

  鄭州古玩城每個週末的早市,6點多就開始了。從開業到現在,持續了20年,已經成為鄭州的一個文化現象。

  鄭州古玩城市場相關負責人郭華介紹:“每個週末上午,鄭州古玩城都非常熱鬧。從四面八方趕來擺攤的、逛市場的都會不約而同地來到這裡。”郭華説,擺攤的商販會從民間收集新的古玩藝術品,而古玩愛好者也會來這裡看看有什麼新鮮的東西可淘。

  在早市上,河南商報記者看到一名來自三門峽的擺地攤商戶。他説,他從事這一行將近7年了,每個週末都會到鄭州古玩城擺攤,並帶來自己蒐集來的新品。

  “幹我們這一行,一般都是熟人生意,陌生人輕易不能相信,以免上當受騙。”這名商戶説,如果沒有新品,客戶來逛的時候一看還是老東西,次數一多就吸引不了客戶了。

  【商戶故事】

  實在沒錢交房租了

  就拿幾件藏品低價賣出

  在經五路中原古玩城,現年41歲的趙先生,專業從事藝術品交易已經2年多的時間。

  其實,在此之前,他曾做其他生意。兩年前,他果斷放棄其他生意,在中原古玩城租了一間商鋪,專業從事古玩藝術品交易。

  “這兩年多的時間下來,積累了一些朋友,但是生意卻沒像當初想的那樣發展。”趙先生説,一開始的時候,興致比較高,後來慢慢地變成了一種堅持。

  據了解,現在趙先生的商鋪房租是每個月1700元左右。開店的這兩年多的時間基本上沒賺什麼錢。而自己的積蓄也在多次去外地收貨、交流中慢慢散盡。

  “我經常問自己,能堅持到什麼時候?堅持到不能堅持為止吧,畢竟人還是要生存的,還有家庭要養。”趙先生感嘆地説。

  9月4日中午,河南商報記者在鄭東新區天下收藏採訪時,看到一個年過60歲的商戶正在商鋪的櫃檯上切蘿蔔絲和洋蔥。

  “這兩年生意不好,現在我窮得只能吃涼拌蘿蔔絲啦。”這名商戶自嘲地對河南商報記者説,他來這個市場4年多的時間了,前兩年生意基本上還可以,這兩年生意慢慢冷清了。

  而在中原古玩城有些商戶感嘆生意不好做,快交不起房租了。另一名商戶則説,他們從不擔心房租的事情,如果實在沒錢交房租了,拿出去幾件藏品低價賣出,房租就有了。

  對此,一名市場負責人説,在任何一個市場上,50%的商戶屬於微盈利商戶,40%左右的商戶屬於虧損經營,只有10%左右的商戶是賺錢的。

  【業界聲音】

  年代越久越值錢?

  古代的垃圾現在還是垃圾

  説起古玩,不少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其昂貴的身價,而身為古玩市場“圍城”內的人,到底是如何看待古玩的高價值呢?古玩真的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值錢嗎?是不是年代越久的“老東西”越值錢?

  河南省古玩商會副會長王鍵強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經常出現‘撿漏’的現象,有些古玩商以極低的價格收到好的東西,轉手以極高的價格賣出去,古玩市場是百萬富翁的培養地。但是並不是年代越久的東西就越值錢,古代的垃圾放到現在依舊是垃圾,現代大師做的精品,一樣價值連城。只有精品,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並隨著時間的累積而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河南商報記者在鄭州古玩城走訪時,一位王姓商戶説:“我們走街串巷,去收集古董、藝術品,然後來到這個市場進行交易,賣給其他商戶,其他有渠道的商戶再轉手以高價賣給收藏者。”這名商戶説,一件藝術品會轉很多次手,每轉一次手,價格都會比以前高。

  據這名商戶介紹,他曾經以幾千元的價格收了一塊玉,轉手就賣了30萬元。“不過,現在隨著大家眼光水準的不斷提高,這種撿漏的現象很少了。”

  【問題】

  産生交易糾紛

  文物鑒定比較難

  王鍵強除了是河南省古玩商會副會長,還有一個身份也讓他頗為自豪。

  “我是河南省古玩行業社會法庭的社會法官,也是全國第一個文物法庭的社會法官,河南省內只有這一個。當買賣古玩出現糾紛走入法庭時,因為法院的法官對文物專業知識也不夠了解,不知道文物的真假,但是我們(社會法官)有資格去判斷。”

  “我經手處理的文物糾紛有很多件。曾經有某地市法庭委託河南省古玩行業社會法庭進行鑒定,這種社會法庭一般會有三個社會法官,我是當時的主官。

  當時的辦案人員説涉案的玉器擺件很值錢,價值幾十萬元,但是經過我們鑒定這個玉器是假的。因為評價一件作品,是要看材質好不好、構思好不好、材料好不好,這幾個標準這件玉器都不符合,後來我們出的報告鑒定這件玉器只價值幾百塊錢。”王鍵強説。

  河南商報記者 楊益瑩 王磊彬/文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