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復原七夕古禮:古代這天原是“讀書節”

2017年08月29日 09:06: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南京8月28日電(記者 申冉)又到一年一度的農曆“七月初七”,時至今日,七夕已儼然成為年輕人的“中式情人節”。今年七夕到來之際,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復原了古禮,為七夕“驗明正身”:其實在古代,農曆七月初七是書生祈求高中狀元、女性祈求手巧的“讀書節”。

  當天,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內,來自南京和一書院的年輕男女,在這裡舉行了嚴格按照古籍記載的“七夕古禮”。

  首先是“魁星點鬥”,臉上帶著“鬼臉”的魁星,左手執鬥、右手執硃砂筆,站在臺前。身著書生古裝的年輕學子先在金盆中盥洗雙手,隨後恭敬參拜魁星,魁星則手執硃砂筆,依次在書生額頭點上紅色的“鬥”,預示著年輕學子在考試中可以一舉奪魁、獨佔鰲頭。

  “七夕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亦稱‘乞巧節’或‘女兒節’。東漢以來,傳説牛郎與織女二星於此夕在天河相會,民間便有‘乞願’、曬衣等活動。至南朝,七夕有穿針乞巧之俗,從此便成為女性的一個節日。唐宋以下,除乞巧外,更有拜祀牛女雙星、賣巧果、丟巧針、染紅指甲、種五生等活動。”這次活動的主辦方、南京和一書院的院長文心告訴記者,其實,在古代七夕並非“情人的節日”,在民間傳説中,這一天是魁星的生日,是古代書生祈求讀書好的節日。

  文心解釋,“魁星就是中國最有文化的‘神仙’:文曲星。古代,讀書人在七月七這天拜魁星,祈求保祐自己能夠在考場上一舉奪魁。而古代的女子在這天就要拜織女,乞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越來越美好。孩子們也會拜一拜魁星,祈求聰明伶俐、學業有成。”

  不過,歷經千年演變,七夕的傳説在當下被賦予了更多的內容,“愛情”這個主題被無限放大,使得七夕成為公眾普遍認可的“中國情人節”。

  “我們翻遍古代典籍,復原的古代七夕禮儀,就是希望人們能夠對中華傳統的節日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而不是單純的為了過節而過節。”文心介紹,作為立志於恢復古代典籍出版的書院,和一書院也在陸續組織一些中國古代禮儀的恢復工作。

  據其介紹,此次活動選在了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是因為“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這個著名的古代愛情典故恰恰是發生在公園所在的長干里地區。自2015年12月16日開園以來,該公園一直致力於推廣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先後打造了中秋拜月禮、開筆禮、端午祭等多場民俗文化活動,向公眾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