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8月13日電 (李佳佳黃青)“歷史文化始終有一種精神在,這種精神就是文化藝術的核心,只要它一直存在,那就是永恒的道。”中國古琴藝術家王鵬8月13日在上海“乘物遊心”展演上接受採訪時説道。
8月13日,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研究基地鈞天坊主辦的“乘物遊心——中國古琴藝術與當代生活美學”展演第三站在上海開幕,在開幕雅集上,王鵬、陳逸墨、卓然等古琴藝術家現場為觀眾們帶來了幾首琴曲表演,拉開展演序幕。
本次展覽,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古琴“太古遺音”、“中國古代四大名琴”“大鵬式·青鳥”等由國內斫琴名家王鵬親斫的眾多古琴全部亮相,同時展覽空間陳設融入書、畫、茶、花、香等傳統國學元素,創造出獨特的當代文人生活美學空間。期間除展覽外, “古琴藝術及生活美學體驗課”、“古琴雅集” 、木工、太極、書法等豐富的活動可供觀眾參與,上海觀眾不僅可以領略古琴之美,還可親自體驗,回歸心手合一。2017年8月27日晚19:30還將於上海美琪大戲院舉辦一場“乘物遊心——鈞天雲和古琴音樂會”,供知音聆聽古韻之妙。
鈞天坊是由當代斫琴與演奏兼善的古琴藝術家王鵬于2001年創辦,是涵蓋古琴研發與製作、古琴藝術教育、展覽演出、音視頻製作、琴學編輯出版、美學空間設計的多元化古琴生態基地。“乘物遊心——中國古琴藝術與當代生活美學”展演是2016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是鈞天坊首次承辦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也是國家藝術基金自2013年成立以來,古琴藝術傳播交流推廣項目首次獲得資助。
2012年國家大劇院“無痕——當代琴人生活美學與生命態度”展上,將古琴藝術與當代生活美學相結合的理念首次被提出,古琴藝術家王鵬及其創辦的鈞天坊,近年來一直在實踐用多樣化的藝術形式,將傳統古琴藝術與人文精神落實于當代人的精神家園。本次的展覽以“物”與“鏡”來呈現水墨留白的思考,並設計有足夠彈性的觀眾參與環節,包括了古琴試操、書法臨習與木工製作等,希望觀眾在身體力行中切身體會審美生活與創造。
雅集結束後,古琴演奏老師們接受採訪,提到傳統藝術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生存狀況時,王鵬説道:“傳統文化是一條不會斷流的小溪,著急把它變成大江大河是不可能的,因為文化的影響是潤物無聲的,但這種文化基因也不會斷。現在的90後和00後們,他們的基因裏面已經存在了這種文化。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核心其實就是琴棋書畫、詩酒茶花香,這是核心的高雅文化,但並不代表這種文化只能是高雅的人玩,90後的年輕人也可以玩,只要他們懂了規則是什麼,就可以參與進來。”王鵬希望能多給大學生們創造這樣的機會,讓他們多來參加這種活動,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就是另類的一群人,這些時代的文化與自己無關。
展覽的香事、花事顧問孫亮也在採訪時提到:“‘清微淡遠、中正平和’這種説法是適合於每個藝術門類的,當代生活也需要我們把傳統藝術滲透到美學當中去。每個人都是生活中的藝術家,我們只是打開大家心扉的一把鑰匙,讓所有人都能用琴、書、茶、花、香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