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中國各地拯救正在消失的傳統村落

2017年08月10日 07:09: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南昌8月9日電 題:中國各地拯救正在消失的傳統村落

  中新社記者 王劍

  研究顯示,中國傳統村落正以每天1.6個的速度消失。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本月宣佈啟動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調查,在全國4153個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基礎上,形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耕文明遺産保護群。

  江西農耕文明遺産豐富,從贛東北的徽派民居,到贛南的客家圍屋,古村落如一顆顆珍珠散落在贛撫信饒修五大河流域。遺憾的是許多古村處於“失血”狀態:年輕人口外流,缺乏有效保護。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網曾發文評價“江西古村落,遺珠遍佈人未識”。

  8日,江西省官方正式公佈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單,遵循“應保盡保”的評選原則,248個村落成功入選,它們從此有了自己的保護“名片”。

  江西省住建部門當日向全省提出要求,各地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應特別注重加強傳統村落和傳統建築的保護,不得借“統一改造”之名,隨意拆遷、撤並已批准命名的傳統村落,禁止擅自拆除和異地遷建傳統建築、盜賣傳統建築構件,破壞傳統村落的整體風貌。

  江西省新餘市渝水區新溪鄉西江村是本次入選的省級傳統村落之一。

  “西江村資源稟賦豐厚,既有清末民初古建築群,又有五百年釀造工藝的南風酒,還有200畝集中連片的古茶林。”中共新溪鄉黨委書記胡旻8日獲悉入選消息後非常欣喜,“對於傳統古村落,我們不僅要搶救性保護好古建築群,又要加強管理監督,減少破壞性建設,依託傳統産業發展村落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篁嶺曾是位於江西婺源的一個半空心村,幾乎消逝于群山之中。在篁嶺景區董事長、“總規劃師”吳向陽的帶領下,經過八年艱苦“蝶變”,擁有600多年曆史的古村如今已因“曬秋”習俗聞名全國,成為“中國最美鄉村”婺源最熱門的景點。

  在吳向陽眼中,在官方的政策保護之外,商業保護開發也是拯救中國傳統村落的重要選項。

  “在尊重傳統村落地域文化基礎上,制定個性化的商業開放方案是拯救正在消失的中國傳統村落的關鍵。”吳向陽8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篁嶺的成功就在於深度挖掘了當地‘曬秋文化’,並將其發揚為地域文化符號,規避了開發建設中‘千村一面’。”

  在商業化保護開發上,同為文化大省的浙江走得更遠。國內首個古村落保護利用基金——浙江省古村落(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基金去年在浙設立。該基金由浙江省旅遊集團、浙江省農業發展投資基金等共同發起設立,基金總規模20億元,通過市場化運作進行專業化管理。

  住房城鄉建設部公佈的數據顯示,自2012年中國政府啟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以來,保護取得初步成效。“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大量瀕危遺産得到搶救性保護,63%的村落傳統公共建築得到保護修繕,70%以上的村落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民收入達1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村落由不足5%增至21%。

  記者了解到,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福建省政府還將於今年10月在廈門市共同舉辦首屆“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國際大會”,重點討論全球視野下的農耕文明保護、農耕文明傳承與可持續發展、傳統村落保護中國行動等議題。(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