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宜昌6月20日電 (郭曉瑩 蔡亮)湖北各界近千人20日攜昭君故里水土,乘坐專列重走昭君出塞路,傳播昭君文化。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漢南郡秭歸(湖北省興山縣)人。西元前33年,為漢蒙兩族修好,王昭君毅然遠赴塞外和親,給兩族帶來了“邊城晏閉,牛羊而野”的昇平景象,促使兩族保持了近半個世紀的和平相處,“昭君出塞”成為中國歷史上民族團結的一段佳話。
王昭君出生地昭君村位於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高陽鎮西北,南陽河與古夫河在此匯聚成香溪河。相傳2000多年前,王昭君就是順著香溪河從楚地入長安,後出潼關、渡黃河、經雁門關而至塞北。
當日興山縣舉行盛大的啟動儀式,當地官員取香溪水土,交予“重走昭君路”帶隊隊長。隨後,昭君文化研究專家、學者和遊客分別取香溪水土,告別興山,啟程前往昭君出塞地——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該活動由興山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辦,宜昌興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宜昌三峽廣播電視總臺承辦,旨在加強昭君“娘家”(湖北興山)與“婆家”(內蒙古)之間的互動交流,感受昭君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兩地昭君文化之旅的互動體驗。活動吸引了近千人參與,行程共8天,沿途涉及鄂、豫、陜、蒙4省(自治區)。
近年來,湖北興山縣與內蒙古一直保持著良好的互動往來,兩地都以昭君文化為品牌,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多次共同舉辦“昭君文化高層論壇”等文化活動,鞏固促進了民族團結和文化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