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國博內的參觀者們。上官雲 攝
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上官雲)説起博物館以及博物館裏的展覽,尤其涉及古代珍品時,可能大多數人腦海裏會蹦出這樣的情景:雕像們目視前方,人們瞪大眼睛觀摩藝術品,配上略微昏暗的燈光,展廳內一派幽深氣息……實則不然。如果你仔細了解,就能發現看似嚴肅的展品可能超級有趣……
比如,記者近日來到了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與首都博物館(以下簡稱首博),發現其中一些展覽並非那麼“一臉嚴肅”。在國博,除了“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中國現代文化名人蠟像藝術展”依舊頗具人氣外,像中國古代錢幣專題陳列也值得細品。
國博內展出的部分中國古代錢幣。上官雲 攝
中國古代錢幣歷史悠久,比如商時有“阿文綬貝”,還有一種形似西瓜刀的“刀幣”,齊、燕、趙等國使用過;一些形似“小鏟子”的貨幣叫做“布幣”,差不多直到漢武帝時期,“五銖錢”才有點後世朝代“孔方兄”的模樣。
看著千奇百怪的貨幣,二十歲出頭的吳明(化名)驚訝地張大嘴巴,“以前沒見過實物,真想不到這些貝殼、小鏟子也能當錢花。要是現在還流通的話,那生在海邊、長在海邊的我豈不是土豪了?不用去上班,天天撿貝殼”。
在走廊公共區域的一排藝術品也十分吸引眼球。一尊栩栩如生的“大座虎”讓不少參觀者流連忘返,大座虎五彩斑斕,兩隻眼睛生動有神,既憨態可掬又虎虎生威。
國博內,一尊造型”萌萌“的關公像。上官雲 攝
旁邊表情“萌萌噠”、一身是戲的“關公像”則引來了一陣又一陣的笑聲。在北京工作的劉靜(化名)特意趁著休息時間來國博看展覽,“這應該是有名的鳳翔泥塑吧。外形跟以前的關老爺很神似,但是神態更生動活潑,雙手圓嘟嘟的,扭著腰特別萌。”
還在北京上學的時候,劉靜就愛逛博物館,國博、故宮、首博……説起最近的各大展覽,她如數家珍,“國博的‘大英展’、故宮的一個‘珍寶展’,都太好了。只要條件允許,我都會第一時間過去”。
“其實我不太懂專業的欣賞方法,就是喜歡看。”劉靜回憶,當初火爆的石渠寶笈特展,自己就是排長隊大軍中的一員。有時候為了求一個安靜的參觀環境,就專門挑中午人少的時候去,“沒想別的,就是覺得餓著肚子也要看”。
在首博展出的精美瓷器。上官雲 攝
而當記者來到首都博物館,發現這裡人氣最旺的是“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展出了北京作為都城歷史時期出土和傳世的瓷器,其中以宋遼金至明清時期北京地區遺址、墓葬、窖藏出土的瓷器為特色。
不出意外,記者看到了乾隆時期的“紫地琺瑯彩花卉紋瓶”,以及一尊“粉彩鏤空花果紋六方套瓶”,不光名字拗口,紋飾、色彩都十分繁複。
“我看過好幾個展覽,乾隆爺時代的瓷器總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特別扎眼。”來觀展的老張一口流利的北京話,“這個‘六方瓶’吧,是那會九種夾層玲瓏瓶裏的一種,看著顏色俗艷俗艷的,但成型工藝特別複雜,很難做出來”。
在首博展出的“紫地琺瑯彩花卉紋瓶”。上官雲 攝
聽到記者稱讚他“懂得多”,老張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就是愛逛博物館,專看瓷器展。逛得多了,可能知道的也就多了點兒”。
在走訪上述博物館時,記者還碰到了兩位來北京旅遊的老人。一位66歲,一位63歲,他們説,自己專程來國博看一個展覽,“我們都是奔七十的人了,但基本出來旅遊,都會來博物館看看”。
由於年齡原因,完成既定目標後,兩位老人就只得坐下休息。在他們眼中,文物值得品味,裏頭的故事太多太多,會越看越覺得有味道,一件展品就值得看半天,“年輕人出門旅行看風景,老年人看味道——那就是看文物最好”。(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