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感受中國魅力 貴州設計師讓二十四節氣“動”起來

2017年04月24日 13:56: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石昌鴻設計的二十四節氣字體之立春。立春: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 石昌鴻 攝

  中新網貴陽3月30日電 題:感受中國魅力 貴州設計師讓二十四節氣“動”起來

  作者 周燕玲

  萬物復蘇,啼鶯舞燕,綠芽萌動,蟄蟲始振陽氣生……臨近清明,曾因中國34個城市字體走紅的貴州設計師石昌鴻,以二十四節氣特徵進行動態創作,寓情于景融畫于字,讓中國二十四節氣“動”起來。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清明等節氣,2016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在石昌鴻設計的二十四節氣字體動態視頻中,記者看到每一個節氣字體就是一幅生動的畫面,如清明兩字展現了細雨紛紛,輕煙日暮,一杯清茶雲氣蒸騰,一隻黃鸝于斜柳處飛過的畫面;又如夏至,展現一幅蟬鳴嘒嘒,綠葉下荷花開,荷花下魚兒游動,一株喬木下鹿乘涼的景象。

  石昌鴻設計的二十四節氣字體之雨水。雨水:桃始花,食庚鳴,鷹化為鳩。 石昌鴻 攝

  談及創作初衷,石昌鴻希望能通過一種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表現手法,讓民眾了解二十四節氣,“現在很多人連二十四節氣的順序都搞不清楚。”

  石昌鴻説,2016年他曾被邀請到上海創作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文化主題中的清明動態圖,得到較好反響,並在朋友建議下歷時一年時間,創作了剩餘的節氣字體。

  因從小在貴州少數民族的農村地區長大,石昌鴻對二十四節氣歌耳熟能詳,農村生活的零距離體驗也在其創作過程中發揮了“功臣”的作用,如字體設計中,冬眠甦醒後的蛇、往南飛的大雁、寒蟬等活靈活現、惟妙惟肖。

  石昌鴻設計的二十四節氣字體之清明。清明:桐始生,田鼠化為鴽,虹始見。 石昌鴻 攝

  對於節氣字體設計難點,石昌鴻表示主要存在工作量和資訊量大等方面,同時因南北差異及各民族對節氣的感受不一樣,字體提煉需收集節氣資料、典型的特徵以及耳熟能詳的元素進行篩選,但取捨過程則最為痛苦。?

  “不求做得高深莫測,只求能兼顧美感識別的同時,一定要小孩子都看得懂,覺得生動有趣,一看就代表節氣的文化符號。”在石昌鴻看來,只有人們有興趣才會深入地去認識和了解,並將其發揚光大。

  二十四節氣字體在網上發佈後,引起了不少網友關注,有網友評價:“很清新的中國風,小詩與作品相結合的創意很讚。”“看完整部作品覺得非常過癮,越看越有意思。”

  石昌鴻説,二十四節氣是一種民族古老的生存智慧與生活哲學,當下節氣與生活緊密聯繫,每當節氣來臨之際,節氣的各種表現手法都會成為刷屏的對象,“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能感受萬物變化和中國文化的魅力。”(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