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人製作燈籠。 梅鐿瀧 攝
中新網西安2月8日電(張梟 梅鐿瀧 張一辰)正月十五鬧花燈,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西安最大的“燈籠村”卻寂靜冷清,制燈的手藝人略顯清閒,購買者寥寥無幾,往日繁華景象已成“記憶”。
“三兆花燈照九州,精工細作傳千古。”位於西安南郊的三兆村曾是遠近聞名的“燈籠村”,相傳已有上千年的燈籠製作歷史。鼎盛時期村中千余戶村民都製作燈籠,並遠銷海內外。
工人焊接燈籠鋼絲架構。 梅鐿瀧 攝
臨近元宵節,記者在三兆村看到,村口外綿延百米的攤位正在銷售各種樣式的燈籠,但購買者寥寥。村中僅有幾家商戶銷售燈籠,人流量不多,顯得頗為冷清。
在村口擺攤售賣燈籠的車軍説,如今燈籠的銷量遠不如前,傳統手工紙制燈籠更是難覓蹤跡,他銷售的燈籠部分也是從外地採購而來。
“傳統的篾紙燈籠製作週期長,一個15元左右的只掙2至3塊錢,今年村中已無人製作。”制燈60余載的老藝人呼延振元告訴記者,傳統篾紙燈籠需要提前幾個月來破竹竿、削篾子,然後再經過十幾道工序完成,相對比較複雜,也不易保護和運輸,近年來已逐漸被市場淘汰。
在呼延振元家庭小作坊式的制燈工廠,記者看到,院裏隨處散落著鋼筋和綢布,工人正在給鋼筋做“記號”並進行現場切割,然後將鋼筋焊接成燈籠框架。同時也有工人在對成型的框架安裝燈具和粘貼綢布。房中角落堆放著大量成品燈籠。
製作龍頭造型燈籠現場。 梅鐿瀧 攝
呼延振元介紹,如今村中製作燈籠多是用鐵絲、鋼絲焊接,大型燈籠以鋼筋為框架,燈籠的布料改用金絲絨或綢緞布。樣式大多按顧客要求製作,以生肖、人物為主,每年七月至十一月集中製作。
“西安街頭懸挂的紅色燈籠有一些是我們村做的,但西安城墻燈展、大唐芙蓉園燈展中卻沒有一盞工藝燈出自我們村。”呼延振元坦言,家庭作坊式的制燈流程及創新能力的缺乏等因素造成了三兆村在市場競爭中日漸式微。
在呼延振元看來,外地燈籠已有了印花、燙金、刺繡等創意,並將燈籠製作的工藝流程拆分,形成産業鏈條,降低了成本。而如今的“燈籠村”則有些“落伍”。
曾經家家戶戶制燈的三兆村,如今也僅余十幾戶仍在“堅守”祖業,李傑便是其中之一。他除了制燈外,還製作諸如大型商場裏的工藝吊燈,聖誕燈等商業美陳。
“如果不創新轉型的話就沒有發展出路了。”李傑説,商業美陳是制燈手藝的一種延伸,也是一種創新嘗試,以後還會不斷作出嘗試。此外,他近幾年也開始在網上銷售,拓寬銷售渠道。
民眾挑選燈籠商品。 梅鐿瀧 攝
燈籠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是吉祥、喜慶的象徵,而“燈籠村”的藝人們卻無暇顧及於此,如何在現代工藝創新與傳統技藝傳承間謀求平衡,或許是當下橫垣在他們心頭的一道待解難題。(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