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弘揚國粹傳承歷史:紀念京劇大師王瑤卿誕辰135週年

2016年12月30日 09:27: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圖為座談會開始前,到場專家、藝術家及王瑤卿家人合影。中新網記者 劉湃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 劉湃) 在京劇大師王瑤卿誕辰135週年之際,28日下午,“京劇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紀念一代宗師王瑤卿先生誕辰135週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戲曲學院、江蘇省淮安市委市政府主辦,淮安市清江浦區委區政府承辦。

  後人憶王瑤卿:不僅是藝術大師 更是卓越教育家

  圖為京劇表演藝術家劉秀榮發言。中新網記者 劉湃 攝

  座談會上,多位戲曲界專家學者暢談京劇藝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高度評價王瑤卿在京劇藝術方面的傑出成就和深遠影響。

  中國戲曲學院原院長、教授周育德稱,王瑤卿先生的藝術不拘一格、博採眾長、融匯貫通。他敢於打破傳統旦行的界限,所以能創作出綜合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藝術特點的花衫藝術,王瑤卿創造的優美的舞臺形象,展現精湛的表演藝術,成為京劇旦行的楷模。王瑤卿先生文武兼備,昆亂不擋,又會唱腔又會排戲,是京劇藝術的全才。

  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回憶拜師往事:一進師門先生不説戲,而是先問:你是要當好角還是成好角?你是要唱一時還是唱一世?“先生是在教我們做人。他常説你要學源不學流,學流是手段是借鑒,學源要追根溯源了解事情的發展變化過程”。

  京劇表演藝術家劉秀榮深情回憶恩師:“恩師不僅是一位藝術表演大師,更是一位傑出卓越的戲曲教育家。京劇界梅尚程荀四大名旦,還有許多有成就的旦行演員都出自‘王門’,所有旦行流派都是這棵參天大樹的支脈”。

  劉秀榮提到恩師的創新精神,她談到,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藝術創始人程硯秋先生早先嗓子極好,可後來倒嗓,而且倒得很苦,一度認為自己的藝術生命無法繼續了。就在這時,王瑤卿挺身而出告訴程“另辟蹊徑”,幫他找到適合其嗓子條件的唱腔。

  京劇表演藝術家謝銳青表示,“師傅教我如何表演人物令其細緻飽滿,讓我體會到戲曲表演藝術的魅力,深感師傅在教學方法上不拘一格,因材施教,勇於創新。這也為自己後來從事戲曲教育工作起到示範作用”。

  圖為當晚京劇演唱會現場。中新網記者 劉湃 攝

  當天晚上,“京劇一代宗師王瑤卿先生誕辰135週年京劇演唱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上演,“梅程尚荀”四大流派傳人和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天津京劇院、江蘇省長榮京劇院的京劇大師們紛紛登場獻藝,將此次紀念活動推向高潮。

  王瑤卿原名王瑞臻,字雅庭,別號菊癡,晚號瑤青。他九歲學藝,在多年的舞臺實踐中打破門戶之見,向各種不同派別、不同風格廣泛汲取營養,獲“青衣女叫天”的稱號,與譚鑫培一起被選入清廷任昇平署“民籍教習”;解放初期,王瑤卿任中國戲曲學校(今中國戲曲學院前身)校長,成為新中國的人民藝術家。特別是他創新教學方法,培養了大批梨園弟子,是中國京劇界授徒最多的一位導師,目前公認的約有400人以上,四大名旦“梅程尚荀”都曾向他學習,被稱為“百科全書”。

  緬懷大師藝術情懷 家鄉聚力弘揚國粹藝術

  圖為中國戲曲學院與淮安市政府簽署創建“中華戲曲之鄉”戰略合作協議。中新網記者 劉湃 攝

  淮安清江浦區是王瑤卿的家鄉,明清時期的清江浦是漕糧運輸樞紐和海鹽集散中心,南船北馬、九省通衢,商家雲集、文藝繁榮,他的祖輩即在清江浦以戲曲藝術謀生,現留有故居。

  今天的清江浦是蘇北重要中心城市淮安的主城區、核心區,在大力推進産業經濟發展、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時,該區深入挖掘名人、美食、戲曲等文化資源,推動城市價值提升,進一步彰顯“運河之都”的獨特魅力。該區正在建設的王瑤卿戲曲藝術館建築主體已建成,即將進入設計施工招標階段。

  此次活動中,中國戲曲學院與淮安市政府簽署創建“中華戲曲之鄉”戰略合作協議,將對王瑤卿藝術的傳承與提升、對該區放大文化資源效應産生積極影響。清江浦區還將陸續舉辦“京劇尋源”、京劇交響音樂會、《王瑤卿畫傳》首發式暨“王瑤卿京劇藝術生涯”專題講座等活動。(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