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016版舞劇《絲路花雨》在蘭州舉行了排練啟動儀式,這是繼1979版、2008版後的又一次大型創排,該舞劇將作為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開幕式獻禮演齣劇目。 楊艷敏 攝
中新網蘭州5月20日電 (記者 丁思 高瑩)20日,2016版舞劇《絲路花雨》在蘭州舉行了排練啟動儀式,這是繼1979版、2008版後的又一次大型創排。
甘肅省歌舞劇院創作演出的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畫藝術,博采各地民間歌舞之長。它歌頌了畫工神筆張和歌伎英娘的光輝藝術形象,描述了他們的悲歡離合以及與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間的純潔友誼。
作為今年9月中旬舉行的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開幕式獻禮演齣劇目——改版升級的《絲路花雨》在舞蹈、音樂、舞美等方面都進行了重新創排。
《絲路花雨》“復活”了沉默千年的敦煌,也開啟了一條傳播中華文化“遠渡海外”走向世界的道路。自1979年首演至今,出訪4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2800余場,觀眾超過400萬人次。
今年3月初,2016版《絲路花雨》主創團隊前往敦煌考察采風,聽授關於敦煌、絲綢之路的史學家、民史專家、美學專家的課程學習。目前,主要演員的篩選工作基本完成,均邀請了全國一流線上演員。舞蹈創排已于5月16日開始預先試排練,音樂創作已完成了全劇50%的作曲進度,前半部分的音樂作曲、舞美、服裝、燈光的設計方案已基本形成。
甘肅歌舞劇院披露,在舞美方面,主要從置景和服裝追求新的突破。置景的設計與製作,強化數字視頻制景和硬、軟景製作與道具的拼裝組合,使其便攜拆裝、適應巡演運轉之需的設計製作,尤其要特別突出舞臺立體展示的三維感、意境化等多視角色彩之效果。服裝設計製作,既要民族的,又要國際的,既要古色典雅又要時尚絢麗與潔美統一的服飾,以當代國際審美觀念,再現敦煌壁畫服飾的時代創新需求。
甘肅省歌舞劇院院長陸金龍介紹,該新版舞劇堅持立足於經典原著,原劇劇情不變,保留其故事與故事情節、人物與人物關係結構不變。舞蹈語匯在凸顯敦煌舞蹈為主基色的同時,融入多民族與多國文化的多彩舞蹈文化為一體的結構元素,新版舞劇還將融合印度、波斯、俄羅斯等傳統民族舞蹈。
為了尋求在舞蹈方面的突破點,2016版《絲路花雨》總編導邢時苗已多次前往敦煌,並向當地專家、學者“取經”。他説,新版舞劇嘗試改變故事的講述方式,從原有故事中通過舞蹈演員的動作,尋找新的言語和表達,部分舞段的節奏會加快,滿足現代觀眾的欣賞習慣。
邢時苗説,新版舞劇中還會出現許多新的舞段,再現敦煌舊貌和古絲綢之路風采,“例如,原有舞劇中用神筆張演繹了所有的畫工,新版中會出現20多個畫工,搖著燈、拿著畫板,甚至神筆張在架子上作畫等等,在細節上作大量的工作”。
2016版《絲路花雨》作曲方鳴對音樂的拿捏堅守“主題旋律嚴格不變,其他每一個音符都是新鮮的”。他説,舞劇音樂的全新創作首要任務是傳承,將舊版的音樂精髓、經典的樂劇和樂段保留下來,尤其是關於女主角英娘的主題,反彈琵琶的段落完全沿用了舊版的部分。
“但是,每一個年代的音樂都有著時代強烈的烙印,我們要以今天人的視角重新演繹經典,編排出符合現代聽眾的欣賞習慣”,方鳴説,原有版本是以民樂隊為根基,新版舞劇是以管弦樂隊為根基,並添加入諸多時尚元素,希望得到更多青年觀眾對經典的接納和喜愛。
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梁言順表示,久負盛名的《絲路花雨》,從誕生到一路走來,如同天降花雨,驚艷了國人,裝點了世界。2016版順應時代潮流,採用國際化創作手法,以更加開放的理念,將民族性、包容性和世界性完美結合。(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