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蘇文茂家世:祖上為世襲官爵 民國之後開始敗落

時間:2015年05月04日 09:51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蘇文茂昨日在天津逝世,享年86歲。他的大兒子蘇明傑介紹,老先生3年前身患腦梗,“開始是一隻手不能動,然後一隻眼開始看不見東西,再後來在舞臺上説了一輩子的老人竟然連話也説不出了,這是最讓家人難過的……”

  蘇明傑介紹,4月20日左右老人情況不好被送入醫院重症監護,前天上午發佈病危通知書,最終因搶救無效于昨天中午12時23分左右去世。蘇文茂的追悼會將於5月9日在天津舉行。

  作品:名段修成“文哏”風格

  蘇文茂先生是滿族人,出生在北京廣渠門外。原本家境不錯,祖上世襲官爵,民國之後開始敗落。10歲那年,蘇文茂先生的父親被漢奸打了一頓,氣憤不過懸梁自盡了。從此蘇家的生活更加窘迫。後來,12歲的蘇文茂到天津學徒,當時他喜歡聽無線電,尤其是對他後來的老師、“小蘑菇”常寶堃的相聲特入迷。蘇文茂生前曾回憶,為了結識常寶堃,每天都去電臺門口等他,終於在一年之後的1943年,拜在了常先生門下。“現在有很多追星族,回憶起來,我説我是‘老追星族’!”次年,蘇文茂首次在津登臺與師傅合説了相聲《打白朗》。

  1951年,常寶堃赴朝演出慰問志願軍不幸犧牲,蘇文茂悲慟欲絕,決心繼承恩師遺志。兩年後,他隨文化部赴朝鮮戰場慰問演出5個月,直到停戰後才回國。

  1956年,蘇文茂加入天津曲藝團,先後與朱相臣、馬志存搭檔,創新演出了傳統相聲《論捧逗》、《文章會》、《批三國》等,還創編了《美名遠揚》、《光復道上紅旗飄》、《新局長到來之後》、《紅樓百科》、《得寸進尺》、《廢品翻身記》等新段子,逐漸形成了文雅、深沉,帶有書卷氣的“文哏”風格。

  做事:率先提出“三不説”

  蘇文茂不喜歡那種火爆、怪誕的表演,他的舞臺作風持重、穩健,以平實的颱風和洗練的語言著稱。“蘇先生常説,沒有包袱不叫相聲,包袱多了也不見得是好相聲。”相聲後輩劉穎回憶,蘇先生常常把相聲比喻成花,把相聲演員比喻成蜜蜂,他説“蜜蜂採蜜不能傷花”意思是相聲演員不能打破傳統相聲的結構,為了博得觀眾的笑聲亂抖包袱。蘇文茂的徒弟宋德全介紹,師傅對於相聲作品的要求非常嚴格。“我自己有段相聲《正常不正常》諷刺的是社會上不良風氣,表演時非常火爆,但師傅總是不滿意,他跟我説‘你相聲裏羅列這些壞現象有什麼意義?相聲應該是塑造人物的,要讓觀眾從中吸取營養,有所反思,但從這段相聲裏觀眾能收穫什麼?’”

  蘇文茂自己從不説不文明的相聲。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就率先提出“三不説”:倫理不通的不説(不提倡捧哏、逗哏的互相佔便宜);涉及殘疾人的不説;庸俗低級的不説。“從愛護相聲的角度,他意識到,觀眾的文化程度、文明層次都提高了,相聲不提高,就會被淘汰。”劉穎説,“我曾經對老爺子説,您應該多出來説説話,給年輕相聲演員立立規矩。他卻説,‘同行之間不應該相互制約,如果他沒有尊卑之心、上進心,你説話不過是對牛彈琴。人只能約束自己,一個演員執著追求的是要有自己的風格,亮巧藏拙。演員的喜好、條件和表演內容結合,就能形成特色,不要管其他人怎麼做……我説了一輩子相聲其實就是在逗自己樂。’”

  劉穎透露,抽煙打牌是蘇先生的兩大愛好。“他打牌不為輸贏,而是有自己的目的,一為觀察別人的動作表情,他説這在舞台塑造人物時特別有用。二為思考,既健腦又能憋包袱。聽過蘇先生相聲的人都知道,他不但説得好,而且善於學唱,不過上年紀後,他很少再唱。他説,相聲對於兄弟藝術的模倣講究字正腔圓,我現在氣力不足,唱不上去了。相聲演員應該把最美的一面展示給觀眾,唱不好,只是因為會唱而唱,那是在糟蹋別人的藝術。”

  做人:孝敬長輩 愛護小輩

  不只做藝,做人方面,蘇文茂也堪稱相聲界的表率。徒弟劉俊傑介紹,蘇先生為人重情重義,儘管中年喪妻、生活坎坷,卻一直贍養亡妻的父母,並把5個孩子拉扯大。如今除了兩個兒子留在身邊,三個女兒都在國外。2009年,他和老伴在美國女兒家度假還差兩個多月時,接到全國相聲大賽組委會邀請,馬上趕回北京,一連9天擔任評委,因緊張勞累,回津後便中風了。相聲界保留下來一個約定俗成的傳統,即徒弟要在“三節、兩壽(師傅、師娘的壽辰)”前去拜望、祝賀。但幾十年來蘇文茂從不收徒弟禮物、不花徒弟錢,也不讓徒弟給自己做壽。“但他可以為徒弟跑前跑後”。宋德全介紹,12年前,自己對師傅説想在北京辦個相聲小劇場。師傅二話不説親自到北京找李金鬥面談請他出山,後來才有了北京相聲俱樂部。“俱樂部剛成立那幾年,他每兩個月就來表演一次,給徒弟撐場子。他還時常詢問票價漲沒漲,要求票價必須要讓老百姓承受得起。”

  對於行業中的長輩,蘇文茂嚴格按照“行規”中的禮節處事。在相聲門裏,蘇文茂拜師早,但輩分不高。按照相聲的輩分,見到比自己小18歲的常寶豐夫妻,他每次都畢恭畢敬地叫:“九叔、九嬸。”對於小自己17歲的馬志明,他也叫“叔”,因為馬志明是馬三立之子,甚至每次見到不從事相聲專業的馬志明之弟馬志良,也喊“叔”。宋德全記得,幾年前師傅帶著自己去看望師奶奶——常貴田的母親。臨到門口,師傅説:“師娘,徒弟快八十了,不能給您磕頭行禮了,就在這給您請安了。”

  正因為蘇文茂藝術精湛、為人厚道,在天津相聲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蘇文茂上輩或者平輩收徒時,都會給蘇文茂專設一個座位。徒弟們先拜本師,然後再拜蘇文茂——在天津説相聲,必須先得到蘇先生的認可。文/本報記者 祖薇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