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紗襌衣驚艷亮相
昨天上午,雲錦博物館經過4個月的改造後全新亮相。8台大花樓木織機現場織起雲錦,歷代絲綢文物複製精品和雲錦粧花各類花色的展示,讓雲錦之美纖毫畢現。
素紗襌衣疊10層還能看報紙
光是養蠶吐絲等了13年
由於新展廳具備了“冷光源、防蟲、防蛀”的展陳條件,一些從未拿出過庫房的珍品也得以和觀眾見面。首批亮相的展品中,最吸引人注意的是國寶級文物複製品素紗襌衣。
素紗襌衣是1972年出土于長沙馬王堆漢墓的一件文物,被視為西漢時期紡織技術的巔峰之作,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素紗襌衣僅重49克,薄如蟬翼,疊起10層放一張報紙在下面,字跡仍清晰可見。這種衣服是古人罩在色澤艷麗的錦袍上穿的,能使繡袍上華麗的紋飾若隱若現,産生一種朦朧美。
上世紀80年代,湖南省博物館委託南京雲錦研究所複製素紗襌衣。雲錦研究所所長王寶林告訴記者,專家們耗費了13年時間才等來了材料。原來,現在的蠶寶寶比幾千年前的要肥胖許多,吐出來的絲明顯要粗、重,所以織成的衣物重量也就重多了。於是,專家們想盡辦法將蠶“退化”,用病蠶絲和柞蠶絲複製素紗襌衣,但最後的成品仍比過去重了0.5克,最後的重量是49.5克。這件薄如蟬翼的複製品,和原件一樣,疊起10層仍可清晰看報紙。雖是複製品,也彌足珍貴,因為原件曾經被盜,追回時已經破損了。
萬曆皇帝龍袍繡了1000多個“壽”
古琉球王龍袍不能用明黃色
現場展示的各式各樣龍袍也格外引人注目。明織金壽字龍雲肩通袖龍襴粧花緞襯褶袍複製品,是根據明萬曆皇帝出去狩獵時所穿龍袍複製,袖口寬大可以用來放東西,下半身是百褶裙樣式方便騎馬。這件衣服上還繡有1000多個“壽”字!
清朝琉球王粧花緞龍袍複製品,也是展出的龍袍中比較特別的一件。這是當時清朝皇帝賜給琉球國王的,雖然上面也繡了代表皇室的五爪龍,但龍袍的顏色和中國皇帝有區別。中國皇帝的龍袍是明黃色,而這件琉球王龍袍則是偏絳黃色。南京雲錦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穎介紹,為了保存這件龍袍,日本方面多方打聽了解到雲錦研究所的技藝,拜託他們複製了這件龍袍。
織技新突破,雲錦布料首現雙面繡
雲錦博物館新館近年還通過研究,恢復了一些失傳多年的技藝,根據這些技藝織就的布料也很讓人驚艷。
一匹名為“紅地落花流水雙面錦”的布料,讓許多參觀者看得如癡如醉。“很多人都知道雙面繡,卻很少有人知道雲錦有雙面繡。”工作人員介紹,雲錦的雙面織造比雙面繡難度更高,“一般來説,一匹雲錦的正面是花紋,反面就是經緯交織的線條。而這匹‘雙面錦’正反雙面都是花紋,一面是紅底藍花,一面是藍底紅花,而且布料還非常輕薄。”
另一匹布料是“四經絞羅”。採用四經絞羅工藝做成的布料透氣性非常好,與皮膚的摩擦小,便於散熱,在中國古代曾是最好的夏季服裝布料之一。這種工藝發源於戰國時期,在宋代達到鼎盛,但其織造方法在清末已失傳,被稱為中國絲綢技術的歷史之謎。“這個工藝要把4根經線作為一絞組,並與左右鄰組相絞,最後成品呈鏈狀絞孔,技術難度非常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雲錦研究所根據十三陵定陵出土的一批文物,經過多年反覆研究最終成功還原了這項失傳的技藝。
不僅有織機,還有雲錦專用“熨斗”
展館內,8台長5.6米、高4米的雲錦大花樓木織機一字排開,場面頗為震撼。每台織機上,都有兩名師傅一上一下現場演示雲錦製作。織造時,樓上拽花工根據花本要求,提起經線,就像在電腦的鍵盤上編程,而樓下織手則根據“程式”對織料上的花紋粧金敷彩,拋梭織緯。一根緯線的完成,需要小緯管多次交替穿織,自由換色,工藝十分複雜,上下兩人配合,一天僅能織5—6釐米,所以古時便有“寸錦寸金”之説。
看過織雲錦的過程,記者被木織機旁邊一個巨大的石墩子吸引住了。這個石墩子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半部分是一塊較為平整的石板,上半部分則有點像石頭做的“元寶”。工作人員介紹,這個石墩子有點像是古代的“熨斗”,雲錦剛織出來的時候可能有些地方會皺,要放在上下兩部分之間夾住,然後來回拉動上半部分,反覆碾壓直至平整。
米蘭世博會,雲錦秀什麼?
即將舉行的米蘭世博會,雲錦也將以嶄新面貌亮相。屆時,“一場展”和“一場秀”,將讓世界重新認識雲錦、認識南京。
“簡單”的展:挑花技藝和龍袍展現南京歷史文化
南京雲錦在米蘭的展覽將以一種簡單安靜的方式舉行。“通過雲錦龍袍加上挑花機,向世界展示雲錦的歷史厚重感。”吳穎説,這場展會簡單到連解説都沒有,“我們會採用抽象表達的方式,挑花機前有師傅進行簡單的現場演示。”
對於屆時亮相的龍袍樣式,目前還在保密階段,但已經基本確定是一件明黃色的龍袍。
絢麗的秀:攜手勞倫斯·許,用雲錦禮服表現山水城林
雲錦在米蘭的秀則會將非常絢麗奪目。雲錦研究所繼續攜手著名時裝設計師勞倫斯·許,在米蘭獻上一場具有現代感和未來感的雲錦時裝秀。這一次,勞倫斯·許將帶著30套雲錦禮服,用世界頂級名模來展示現代雲錦的美。
這30套雲錦禮服都是為米蘭世博會“南京周”精心準備的,樣式、顏色還處於保密階段。吳穎透露,勞倫斯·許的設計靈感來自南京,能充分體現南京山水城林的特點。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