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和雷鋒一起工作的夏秀芝。周石攝
“如果雷鋒還在世,今年應該75歲了,我倆同歲,我比他大三天,他是位聰明的同事、助人為樂的同事,還是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員。”今天是毛澤東題詞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52週年,昨天,回憶起半個多世紀前與雷鋒一起工作的那段歲月,鞍鋼化工總廠退休老人夏秀芝仍難掩激動。
雷鋒在鞍鋼做兼職教員
1958年9月,19歲的夏秀芝進入鞍鋼化工總廠工作;同年9月,響應國家號召,雷鋒從湖南省來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機手,兩人從此有了交集。“在很多人印象中,雷鋒只是個為人民服務的典範,是全國人民學習的楷模,然而在我心目中,雷鋒還是一名非常優秀的語文教員。”夏秀芝告訴記者,1959年,“掃盲”工作開始,這一年鞍鋼化工總廠開始辦職工業餘文化補習班,她和雷鋒被抽調出來,幫助工友提高文化水準。“當時我做專職教員負責掃盲組織工作,雷鋒做兼職教員,主要負責初中語文課程教學。”
夏秀芝告訴記者,做語文教員期間,雷鋒特別認真負責,由於白天需要工作,掃盲教學被安排在每天晚上5點至6點進行。為了不耽誤上課,雷鋒每天下午4點從洗煤車間下班衝完澡就會來到辦公室領上課所需的粉筆、黑板擦等教學用具,準備上課,從來不遲到,而且備課認真。下課後,對工友的提問,雷鋒有問必答,而且會不厭其煩地解釋,直到提問者滿意。其他老師有事時,雷鋒都會主動要求幫助代課。
珍貴糧票經常送給工友
“我是1940年12月15日出生的,雷鋒是1940年12月18日出生的,我比他大三天,在單位我經常稱呼雷鋒為‘小雷老師’,時間長了我們之間建立了深厚友誼。”
夏秀芝告訴記者,在鞍鋼化工總廠工作期間,雷鋒的生活非常儉樸,處處精打細算,但是看到工友有困難,他總是會主動支援。計劃經濟時,有錢買不著糧食,吃糧全憑糧票。當年價值10多元錢一張的白糧票,雷鋒經常送人,也給過夏秀芝。“面對珍貴的糧票,工友們都不好意思接受,雷鋒卻總是説:‘我一個人吃不了’,然後就將糧票塞給工友。”夏秀芝説。
徒步到海城幫工友搬家
在鞍鋼化工總廠期間,看到別人有困難,雷鋒總是能伸出援助之手,而且做完好事從不留名。
1959年秋天,夏秀芝與丈夫金廣鐸正準備結婚。為了置辦傢具,金廣鐸從夏秀芝單位借了一台雙輪手推車,週末去海城叔父家拉木櫃和瓷瓶。因為走得急,走到海城金廣鐸腳掌磨出了水泡。當天夜裏只能在海城叔父家住一宿。第二天早上六點多,金廣鐸叔父家來了一個小夥子,説是夏秀芝的工友。當時,金廣鐸還以為夏秀芝有什麼事情了。小夥子説,“沒有別的事,聽夏老師説金師傅到海城拉東西,我是過來幫忙的。”就這樣,小夥子和金廣鐸一起趕路,二人邊走邊聊。小夥子怕金廣鐸腳疼,還讓金廣鐸上車,推著他走。從海城回鞍山的路上,金廣鐸多次詢問這小夥子叫什麼名,始終不説。直到後來才知道這個小夥子是雷鋒。
1959年8月,鞍鋼要往弓長嶺鐵礦調一批人,弓長嶺很艱苦,大多數人都怕調去。可是雷鋒知道後,幾次找到車間領導要求去支援弓長嶺建設。“雷鋒從鞍鋼化工總廠調到弓長嶺鐵礦後,工友們非常不捨,可沒想到他這一去竟和我們永別了……”説著説著,夏秀芝眼淚流了下來。
雷鋒雖然去世幾十年了,可對於夏秀芝來説,送她糧票、幫她搬家的雷鋒永遠都活在她心中。 據千山晚報 王義
“雷鋒日記”從未停筆
3月2日早,撫順雷鋒紀念館前,一個4歲小男孩指著雷鋒雕像基座上的字脆生生地讀了起來,識字能力令人意外。
“寶寶真棒”,身旁的李師傅及時獎勵了外孫一個“大拇哥”。“因為離家近,從一歲多我就經常帶他到館裏來看雷鋒、聽雷鋒。現在,‘雷鋒叔叔’在他小腦袋瓜兒裏分量很重,別説這幾個字,就是大段大段的故事也能講一些。”在雷鋒精神熏陶下長大並於踐行中“慢慢變老”的李師傅看來,給孩子打下同樣的“人生底色”是非常有必要的。
52歲,這是老李和外孫的年齡差距。而此數字,恰恰也是從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到今年的時間跨度。
1963-2015,遼寧人一直在用“知”與“行”續寫著那本厚重的“雷鋒日記”,從未停筆。
3月4日,撫順雷鋒紀念館裏,一款“雷鋒書籤”備受青睞。
“紙片右下角有個二維碼,掃一掃,就能關注我們即將上線的微信公眾平臺了。”紀念館副館長邢飛説,資訊技術的應用使每位參觀者拿出手機,就能把雷鋒精神帶回家,“舉手之勞,卻永遠相伴”。
從全國第一家雷鋒紀念館,到全國第一家雷鋒精神研究所、郭明義精神研究所,到一系列研究、傳播雷鋒精神的刊物,再到隨處可見的“雷鋒班”、“雷鋒崗”、“雷鋒學校”、“雷鋒號”等遍佈城鄉。據遼寧日報
山東好人黃承友
退休前,黃承友是山東省菏澤市一名警察,因為好學雷鋒做好事,愛管閒事,流言蜚語不少。一位老幹部曾説他“出風頭,吃飽了撐的,想陞官。” 退休後他一如既往管閒事、做好事,讓那位老幹部改變了看法,“他還真是當代活雷鋒”。
今年60歲的黃承友出生於山東鄆城,聽著雷鋒的故事長大,1974年入伍,4年後轉業到地方,在菏澤一家工廠做了16年的保衛工作。
這期間,當地治安較為混亂,偷偷摸摸不少。他因為愛好抓賊,協助公安抓了不少,也追回不少錢,貢獻很大,被報紙譽為“編外警察”、“歹徒的剋星”、“不穿警服的人民衛士”。1994年,他被破格提拔當了菏澤一個區的公安局副局長。
黃承友一説起學雷鋒興致就高:“那個時候滿腔熱血”。他從小就給村裏的軍烈屬挑水、掃院子;在部隊,他是學雷鋒積極分子,“給士兵補鞋、修東西,啥都幹”;到地方後,老黃一邊堅守工作崗位,一邊開展社會調研,大膽給各級領導寫信反映問題、提建議,不僅管閒事,做好事,也乾大事。
1989年,他發現油田系統物資被盜被破壞現象嚴重。他冒險到銷贓點摸底調查,最後給有關部門寫信反映。由此,全國開展了專項打擊活動,為國家挽回數億元的經濟損失。
路遇車禍管不管?倒地老人扶不扶?不少人覺得事不關己,也怕惹禍上身。老黃多次用行動回答,“我是‘山東好人’,我不管誰管?”
去年6月27日,在定陶縣臨商路段上,一輛轎車和摩托車相撞,騎摩托車的青年范向磊被撞飛並休克,無人相助。老黃路過時,迅速撥打急救電話,並在醫院替傷者家人簽字手術,一直照料到有親人來……
黃承友説:“位卑未敢忘憂國。只要還能活一天,就繼續做好事,讓雷鋒精神薪火相傳。”黃承友獲得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山東好人”等近百個榮譽。
新華社記者 張志龍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