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麻將》的導演稱此次營造一種被遺棄的感覺,讓人覺得兩位老人是闖入者。王雨晨 攝
29年前,美國劇作家D.L.柯培恩的劇本《洋麻將》(The Gin Game)被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度搬上中國舞臺。這部僅有兩個角色的小戲,沒有跌宕起伏的戲劇衝突,以質樸的白描手法,講述了一個發生在養老院的故事。於是之飾演的“魏勒”,朱琳、謝延寧飾演的“芬西雅”成為20世紀北京人藝舞臺上不可磨滅的經典。昨晚,時隔29年,《洋麻將》重回首都劇場,這一次擔綱主演的換成了人藝“臺柱子”濮存昕、龔麗君。
1976年在美國首演的《洋麻將》,故事圍繞著兩個住在養老院的老頭、老太——魏勒和芬西雅展開。他們經歷了失敗的一生,晚年在這所破敗的養老院裏相遇。最初是魏勒提議打洋麻將,然而芬西雅卻始終佔據上風,魏勒也逐漸失態,二人從相互傾聽、慰藉,轉為彼此挖苦,甚至劍拔弩張。兩個小時的戲劇裏,他們大多數時間都在打洋麻將,漫無邊際地拉閒散悶。觀眾也仿佛誤入老年人的生活,被迫旁觀他們瑣碎的閒聊。一桌,二椅,十四把牌之間,兩位老者深藏于內心的敏感、孤獨、困惑也如抽絲剝繭一般呈現于觀眾眼前。輸與贏,也仿佛他們自己人生的真實寫照。
此次復排版《洋麻將》的舞美布景令人印象深刻。昏黃的燈光透過傾斜的玻璃窗灑進破舊的儲藏室內,魏勒和芬西雅在這裡打了一局又一局牌,無人打擾,無人過問,外部世界猶如靜止了一般。在劇終時分,轉臺旋轉起來,養老院外一片白茫茫的雪地展現在觀眾面前,蕭瑟的雪景更反襯出養老院的毫無生氣。
對於此版《洋麻將》的創作,導演唐燁表示主創團隊對於這部經典有著自己的解讀。“這次演出我希望能把這對老年人的孤獨和無助推到極致,營造一種被遺棄的感覺,讓人覺得兩位老人是闖入者,這裡不屬於他們,而他們也無處可去”。
■ 演員談
從老藝術家手中接棒演出《洋麻將》,濮存昕和龔麗君都感到壓力山大。濮存昕飾演的“魏勒”脾氣急躁、古怪,臺詞中不少罵罵咧咧的粗口,而龔麗君飾演的“芬西雅”在戲裏要和老頭抬杠,甚至還要扇濮存昕大嘴巴子。
龔麗君表示,他們的瞬間反應都基於真實,“是用細節去支撐的”。而濮存昕還補充説,80年代版的《洋麻將》演得更像一齣大悲劇,而此次他們把戲還原成喜劇,讓觀眾“笑著看懂兩個人內心藏著掖著的東西”。
采寫/新京報記者 陳然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