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釣魚島歷史真相》:日本用讀音關聯竊取釣魚島

時間:2014年07月31日 13:54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根據《琉球王國漢文文獻整合》最新研究成果,復旦大學教授韓結根撰寫的《釣魚島歷史真相》已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和海豚出版社聯合推出,書中大量琉球漢文文獻充分證明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

  將譯成英法德日語海外發行

  日本于1879年吞併琉球後又欲竊佔釣魚島。為推動我國學界深入研究琉球問題,復旦大學出版社與日本學者合作,2013年編纂完成36冊大型文獻叢書《琉球王國漢文文獻整合》,韓結根是這一叢書的編委和責任編輯。在兩年多編輯和整理琉球王國漢文文獻過程中,他發現了一些有關釣魚島問題的線索。

  “既然機緣巧合讓我接觸到這些歷史材料,就不該保持沉默,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學者有責任把事實真相説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韓結根説。《釣魚島歷史真相》一書是他在琉球王國漢文文獻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寫成的一本通俗讀物,全書共15萬字,並配有新華社記者在釣魚島海域實地拍攝的精美照片,圖文並茂,可讀性強,即將譯成英、法、德、日四種語言在海外發行。

  研究顯示,在明洪武五年(1372年)琉球成為中國藩屬國以後,至清光緒五年(1879年)琉球王國被日本佔領吞併改名沖繩縣以前的500多年間,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等所在海域,不僅是中國奉命到琉球舉行冊封大典的使臣前往琉球王國必經之路,也是琉球王國使臣赴京進貢往返的航海要道。

  “根據常理,釣魚島在交通方面有著如此重要地位,如果屬於琉球王國領土,琉球人在記載自己國家歷史地理的版圖中應該有所反映,但事實並非如此。”韓結根説,“我檢閱了現今存世的琉球王國所有漢文文獻,發現設有專門章節全面記錄和講述琉球疆界和島嶼的文獻有三部,其中都無釣魚島。”

  根據琉球文獻,其西南端領土止于古(姑)米山,這與中國歷代琉球冊封史的出使記錄及其他文獻中關於中琉領土分界的記述,是完全一致的。

  “中琉兩國歷史文獻中這種若合符契的文字記敘,説明在明清時期,兩國政府在領土劃界方面有著非常明確的共識,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歸屬權在兩國之間毫無爭議。”韓結根説,“尤其是琉球王國諸多文獻均提到其西南端領土止于姑米山,這種根深蒂固的國境線意識,更是生動有力地證明了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乃不爭的歷史事實。”

  在《釣魚島歷史真相》一書中,韓結根還列舉了中國兵政文獻、臺灣地區方志文獻、中國歷屆冊封史的“使琉球錄”、中外歷史上所繪地圖等有關釣魚島的翔實史料,從多種角度充分證明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根本不是什麼“無主土地”,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國領土。

  解密

  日本用讀音關聯竊取釣魚島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在《釣魚島歷史真相》一書中,韓結根揭露日本政府用讀音有關聯的島名來指稱中國的釣魚島、黃尾嶼與赤尾嶼,企圖用移花接木、偷梁換柱之法竊取釣魚島的伎倆。

  日本政府把沖繩漁民中流傳著“Yukun·Kubashima”(友昆姑巴甚麻)的島名和八重山的遺老們稱呼“Yigun·Kubashima”(依棍姑巴甚麻)為“尖閣列島”,作為日本擁有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主權的論據。他們認為,Yukun(友昆)即是釣魚島,Kubashima(姑巴甚麻)是黃尾嶼,“而赤尾嶼因距久米島近,故又叫久米赤島”。

  “在閱讀琉球文獻《指南廣義》時我産生了懷疑,‘姑巴甚麻’是與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並列出現的島名,而且出現在同一頁上,‘姑巴甚麻’怎麼可能就是黃尾嶼?”韓結根説。

  通過全面梳理琉中兩國歷史文獻,並根據琉球學者對這些島嶼名稱的考釋,韓結根發現:日本政府所提到的這三座島嶼,並不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而是指琉球王國時期西馬齒山的附屬島嶼魚釣島、久場島、赤島。它們距離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約有1550-1560里水程(非直線距離),距黃尾嶼為1310-1320里,距離赤尾嶼也有710-720里。

  “這些島嶼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但是日本利用中日語言詞序差異、利用琉球語中‘姑巴(kuba)’聲音形象指稱的不確定性等原因,偷換概念,張冠李戴,用這些島名指稱中國的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就是企圖用移花接木、偷梁換柱之法,以實現其竊取中國固有領土的野心和目的。”韓結根説。

  在《釣魚島歷史真相》一書中,韓結根還針對日本政府所謂擁有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土主權的其他“證據”進行了駁斥和廓清。

  歷史上含有釣魚島的地圖

  十八、十九世紀,法國、英國、日本、德國、美國、中國等國家所繪的地圖中,均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列入中國版圖。這充分表明,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早已得到國際社會的公認。

  在《釣魚島歷史真相》一書中,復旦大學教授韓結根根據該校歷史地理研究中心韓昭慶提供的材料,羅列了1752年至1877年的一百多年間,中外所繪含有釣魚島的地圖,這是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的重要證據。

  一、現藏于美國哈佛大學地圖室、1752年由法國人繪製的中國地圖(圖名及作者不詳),是目前所見外國人所繪地圖中最早介紹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歷史文獻。圖中將日本和朝鮮半島分別用綠色和紅色標注,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繪成與中國大陸相同的顏色——黃色。島嶼名稱按照閩南方言、用拉丁字母記音,根據名從主人的原則,表明其主權歸屬為中國。

  二、1755年,由法國地理學家和製圖學家德安維爾(d’Anvill)繪製的《亞洲第二圖:中國、部分印度及韃靼、巽他群島、馬六甲、菲律賓及日本諸島》地圖正式出版。地圖右上方有“為中國而作”字樣,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所標名稱與1752年法國佚名氏所繪圖中名稱相同,著色與中國大陸顏色相同,顯示其主權屬於中國。

  三、1767年,法國傳教士將友仁(Michel Benoist)奉乾隆皇帝之命繪製的《坤輿全圖》以木刻印行,圖中標有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並根據閩南方言、用漢字記音,將釣魚島記作“好魚須”,黃尾嶼記作“歡未須”,赤尾嶼記作“車未須”。《坤輿全圖》是一部具有權威性的國家地圖,表明當時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已正式列入中國領土版圖。

  四、1774年,由英國人薩母爾頓(Samuel Dunn)繪製的《中國分省圖以及日本島嶼》地圖在倫敦出版。該地圖中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名稱,也是根據中國閩南方言、用拉丁字母記音,顯示其所屬關係為中國。

  五、1785年,日本仙臺人林子平著《三國通覽圖説》,其中有“琉球三省並三十六島之圖”,這是日本史籍中留存下來有關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屬於中國領土的重要歷史文獻。該圖彩色繪製,圖中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列在三十六島之外,並與中國大陸著色完全相同,明確顯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不屬琉球王國,而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六、1795年,由J.Russell所繪的《中國及其藩屬國》地圖出版。該圖雖然沒有著色,但在臺灣東部海域根據閩南方言、用拉丁字母標出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名稱,表明這些島嶼均為中國的海山島嶼,主權歸屬中國。

  七、1796年,由歐洲人“根據最權威的資料”繪製的《中國分省圖》正式出版,繪製者在臺灣東部海域根據閩南方言、用拉丁字母標出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名稱,顯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主權屬於中國。

  八、1811年,由英國著名製圖員John Cary繪製的《中國新地圖》在英國出版。該圖用黃色標注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著色與臺灣和福建一樣,且根據閩南方言、用拉丁字母標識島嶼名稱。而其東面的姑米山則標為綠色,根據琉球語發音記島嶼名稱,以顯示與西邊島嶼的歸屬關係不同。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一目了然。

  九、1830年,由德國人繪製的“澳大拉西亞”圖在奧格斯堡出版。由於該圖比例尺很小,只用L.Ponkia代表釣魚島及其附近島嶼,Ponkia是閩南方言中“彭佳嶼”的拉丁字母記音,亦顯示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主權歸屬為中國。

  十、1842年,由歐洲人“根據最新的測繪和其他權威資料”繪製的《中國及毗鄰國家》地圖正式出版。圖中中國用黃色標示,其他國家則用紅色標示。臺灣以東海域系列海山島嶼根據閩南方言、用拉丁字母標注,表明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主權屬於中國。

  十一、1863年,中國清王朝繪製的《大清一統輿圖》(又稱《皇朝中外一統輿圖》)刊行,這是中國人編繪的第一部帶有經緯網的地圖冊。在該圖中,釣魚嶼、黃尾嶼、赤尾嶼用標準漢語標名,與姑米山標名所用語言不同,明確顯示其所屬國度判然有別,即赤尾嶼以西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為中國領土,姑米山為琉球領土。

  十二、1859年美國出版的《柯頓的中國》、1877年英國海軍編制的《中國東海沿海自香港至遼東灣海圖》等,均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列入中國版圖。

  延伸閱讀

  詩歌裏的釣魚島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我國古代許多詩人都曾用詩歌吟誦過這些散落在東海的祖國寶島。曼妙的詩歌不僅言驚言喜、咏嘆旅情,更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歷史見證。

  在《釣魚島歷史真相》一書中,韓結根詳細解析了明清兩代詩人詩歌裏的釣魚島。

  據韓結根考證,最早關涉釣魚島的詩歌是新安(徽州)商人鄭舜功所作的《萬里長歌》。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為對付倭寇,鄭舜功以“國客”身份奉使宣諭日本。他在九州島住了三年,回國後寫成《日本一鑒》。《萬里長歌》即載于第三部《桴海圖經》中。其中有詩句曰:“或自梅花東山麓,雞籠上開釣魚目”。

  鄭舜功在註釋中説:“自梅花渡澎湖,之小東,至琉球,到日本”,“釣魚嶼,小東小嶼也”。小東即臺灣島。這首詩的注文明確表明,釣魚嶼為臺灣的附屬小島。

  不過,鄭舜功這首詩全篇不是專門為釣魚島而作。最早專門用詩歌歌唱釣魚島的當屬嘉靖四十年(1561年)冊封正使郭汝霖。這年閏五月,郭汝霖一行乘坐“封舟”向琉球王國進發。大海中奇妙景色和宏偉壯闊境界,使這位年過五十、第一次乘船漂洋過海的中國冊封使臣詩興大發。

  航行到釣魚島海域,郭汝霖寫下了一首五言律詩《釣嶼》:“天畔一舟橫,長風萬里行。黃鼙浮浪遠,釣嶼蕪波明。蜃氣山將結,濤聲笛共清。倚檣時浩嘯,奇覽慰平生”。他在詩中生動地描寫了釣魚島及其周圍海域的景象。兩天后,封舟航經赤尾嶼時,郭汝霖又寫了一首五言律詩《赤嶼》,記載了在海上遇危而安的奇異經歷。

  時隔十八年之後,中國冊封使蕭崇業在奉使冊封琉球時所作的詩歌中,也有關於釣魚島等中國海上島嶼的咏唱,他在《見山謠》一詩中寫道:“平嘉嶺已逾,雞籠嶼安在?花瓶隱不浮,釣魚沉翠黛”。在詩人筆下,釣魚島、平嘉山、雞籠嶼、花瓶嶼這些海山島嶼,與武夷山等八閩之山勾連,它們都是福建全境那些“巉岩不可攀”的山峰之一,是八閩山脈在海中的延伸。

  清代較早歌唱釣魚島的詩人是周煌。他在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作為冊封副使在前往琉球途中,作了一首《望釣魚臺》,“一發青山認釣絲,投竿終古拂珊枝。試看今日舟人喜,不是臨淵起羨時”。詩中描寫了人們在海上望見釣魚島的喜悅心情。周煌此行還作了七言律詩《海上即事四首》,其中第三首也是在釣魚島海域所作。

  此次冊封使團隨行人員王文治在其所作詩歌《渡海吟》中,也有關於釣魚島與黑水溝的描述。他在詩中清楚地指出,黑水溝是中國與琉球王國的“分疆”,是天然的海界,闡明瞭位於黑水溝西南面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領土。

  清代在釣魚島海域作詩最多的詩人當數嘉慶年間冊封正使趙文楷。嘉慶五年(1800年)趙文楷率領使團赴琉球舉行冊封大典,他此行作詩五十首,其中《過釣魚臺》、《渡海放行歌》、《十一日見姑米山》等詩都是在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所作,不僅表現了使團一行在海上所經歷的風浪之險,也留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的歷史見證。

  (綜合新華社報道)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