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歷史建築(第二批)推薦名單》通過
昨日上午,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和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召開2014年第一次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廣州市歷史建築(第二批)推薦名單》,包括羅明燏舊居、華僑糖廠舊址、暨南大學辦公樓舊址、東湖船閘等在內的一共80處建築入選。
市長陳建華主持了昨日的會議,副市長王東出席會議。
今年1月,包括華南土特産展覽交流大會舊址水産館等398處建(構)築物成為廣州市第一批歷史建築。現在第二批歷史建築認定後,廣州歷史建築數量將上升至478處,進一步豐富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
但與第一批398處歷史建築詳細名單至今未公佈過一樣,第二批歷史建築名單也並未向媒體全部公佈。對此,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會議要求“名單”經名城委審議通過後上報市政府批准,而且根據《廣東省城鄉規劃條例》,歷史建築名單要待省政府核定批准後才能正式公佈。
參與廣州正在進行的文化遺産普查工作的專家向記者透露:“今年年底前估計還會有第三批歷史建築名錄公佈。”
本次名單産生的過程中,平臺推薦線索28處;三舊推薦線索20處;媒體挖掘報道推薦10處;保護規劃推薦線索12處;個人或團體自主推薦10處。其中,同福西路歧興中北4-1 民居“羅明燏舊居”就是本報推薦的線索。本報曾于2013年11月5日以《羅明燏故居“危房”10年》為題發表文章,呼籲對年久失修的老屋進行保護。
第二批名單含七大類型
工業遺産:案例包括華僑糖廠舊址“拱形倉庫”。
辦公教育建築:案例包括著義小學校門樓舊址、暨南大學辦公樓舊址、華南農業大學亞太地區桑蠶培訓中心。
壇廟祠堂:案例包括南野公祠、鄭田廟嶺村石王古廟。
名人故舊居:案例包括同福西路歧興中北4-1 民居 “羅明燏舊居”。
傳統民居:案例包括均益路5號民居。
近現代民居:案例包括庚輝坊北街10號民居。
構築物:案例包括“沙井氣”井、東湖船閘。
今年文保專項
資金6000萬
本報訊 (記者黃丹彤 通訊員曹曉亮)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和文物管理委員會2014年第一次會議昨天在廣州市政府禮堂召開。會議審議並通過了《2014年廣州市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安排計劃》等議題,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將立即按程式報市政府審批後啟用。根據要求,對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必須確保用到刀刃上,使文物“用到位、修得好”。
會議公佈,2014年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為6000萬元,該專項資金是對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修繕的補助資金。根據相關規定,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補助項目將由廣州各區文廣新局具體收集,會同區財局審核後聯合上報;廣州市文廣新局將組織專家論證評審後,根據綜合評審意見按項目的輕重緩急順序列入次年度專項資金項目庫。最終由廣州市文廣新局會同廣州市財政局報政府審定後下達。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規宣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