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需要什麼?家住塢城街辦並南一社區的韋雙琴這樣回答:“巴掌大的小人書,家人用過的廢紙,佈滿皺紋的雙手,一顆熱愛生活的心。”照著孫子的小人書,在廢紙上一筆一筆地臨摹。10年來,韋雙琴用這樣的方式畫了30余本作品。從開始的稚嫩到如今的惟妙惟肖,75歲的韋雙琴儼然成了社區的“繪畫達人”。
6月9日下午,記者來到了位於太原市染料廠宿舍區的韋雙琴家中。客廳的茶几上早已擺好了老人平時所畫的作品。“這是按照小人書《岳雲》畫的,這是按照童話故事畫的……”還未坐下,韋雙琴已迫不及待地介紹起自己的繪畫作品來。
韋雙琴的繪畫經歷要從2004年説起。當時韋雙琴每天將孫子送到學校後,閒來無事的她便照著小人書上的畫面,一筆一筆地臨摹。由於韋雙琴毫無繪畫功底,一開始畫得很難看,但她依然樂此不疲,每天都要花幾個小時來畫。掛曆的背面,用過的廢紙,凡是有一點空白地方的紙張,韋雙琴都會拿來畫畫。半年多下來,韋雙琴的畫終於有了一絲“味道”,變得有模有樣了。小人書中的歷史畫面、童話故事裏的白雪公主、小學課本中的小青蛙……10年下來,凡是有圖案的東西都成了韋雙琴畫作的來源。
在眾多繪畫作品中,她最滿意的是兩本整套的小人書,161頁的《岳雲》和158頁的《三讓徐州》。這兩套作品,她花了近一年時間才畫完。8開大小的素描紙上,從人物的音容相貌到複雜的戰鬥場面,韋雙琴用手中的畫筆生動逼真地再現出來。“先用鉛筆在素描紙上臨摹,然後再用碳素筆將畫面描黑,最後用孫子的蠟筆上色,基本上一天只能畫一頁。”韋雙琴説。相比巴掌大的小人書,韋雙琴所畫的內容更豐富、線條更流暢,活脫脫的是一本升級版的“大人書”。從小沒上過學的韋雙琴還將文字介紹一個字一個字的寫上去,上面的許多字她至今還不認識。
韋雙琴將自己的作品裝訂起來,足有30余本,每本都有數十頁厚。每當有人到家裏做客,韋雙琴就不厭其煩地拿出自己的畫作讓人欣賞。社區工作人員孫芝娟介紹,在近期社區舉辦的徵集居民“微心願”活動中,韋雙琴的“微心願”是希望舉辦一個畫展,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其他人。“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幫她實現這個願望的。”孫芝娟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