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業內稱偶像劇非國內主流題材 青春劇更接地氣

時間:2014年02月28日 13:19 來源:新聞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對於偶像劇,國內曾經有過兩個方向的嘗試:一是向日韓劇、臺劇學習模倣,如《一起來看流星雨》,但這一類産量並不多,且被觀眾大罵“山寨”;另一類是青春劇、成長勵志劇,更多講述年輕人的成長,如《奮鬥》,打著“偶像”的擦邊球。基本上,國産劇強調的是“接地氣”、貼近生活,和唯美愛情的韓劇走了一條不同方向的路。

  今年,上海尚世影業副總徐曉鷗手頭就有兩部青春題材的電視劇:電視版《致青春》和《長大》,她承認,對於為愛而愛的純偶像劇已基本放棄,“偶像劇的核心在於演員養眼、純愛,重點在於做好情景假設,把愛情故事裝進去。對內地觀眾來説,日韓劇、臺劇的情景假設做得好,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離他們有距離,從而産生投射。一旦放到自己的生活中,那就很難走純情感的模式了,這也是我們觀眾不滿意國産偶像劇的原因。距離産生美,所以就算翻拍國外比較火的偶像劇也很難成功”。

  相對國內其他城市而言,上海的都市化、時尚感更適合偶像劇,徐曉鷗表示,上海製造的電視劇從題材選擇上的確會偏都市,有著強烈的海派風格,但偶像劇還沒有成為主流題材,“畢竟在中國,偶像劇的市場容量不大,還屬於邊緣化題材”。原因在於,對電視臺這一傳統平臺,傳統受眾是中老年群體,他們並不青睞偶像劇,但徐曉鷗預測,隨著網路的發展,兩三年後這會成為上升題材,“以後影視公司創作更分化,一類是傾向傳統平臺,一類則是網路為主。雖然和電視臺的購劇成本比,視頻網站還偏低,但目前確實已經有一些公司在製作為視頻網站定制的電視劇了,而隨著視頻網站整體購買力的提高,偶像劇會有更多成長空間”。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