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滬劇“挑山女人”感人至深:北京演出時觀眾哭紅眼

時間:2014年02月28日 10:43 來源:中國文化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演出結束後,韓正與演職人員合影

  《挑山女人》劇照

  看滬劇《挑山女人》沒有人會不哭。無論你怎麼控制,都會流下熱淚。這情形,有點兒像當年大家看朝鮮電影《賣花姑娘》。

  2月18日,應國家大劇院邀請,上海寶山滬劇團在國家大劇院演出《挑山女人》,上海市委、上海文聯、寶山區委、上海劇協以及寶山區文廣局保駕護航。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東親自帶隊。陳東已經看過很多遍《挑山女人》了,所以對《挑山女人》更加愛護,也因此對《挑山女人》有足夠的信心。

  寶山滬劇團如今真正的名字叫上海寶山滬劇藝術傳承中心,這是改革進程中的機智應變,全國有一些藝術院團為了跟上文化體制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巧妙地以“中心”的方式改掉了名字保留了事業單位編制。所以,事實上,提到寶山滬劇,人們仍沿用“寶山滬劇團”這樣的叫法。

  2月18日是寶山滬劇團原創大型現代滬劇《挑山女人》第一次在北京演出,在此之前,作為滬劇的《挑山女人》對於自己能不能獲得北京觀眾的喜愛不是很有把握,但是,他們知道,自《挑山女人》問世以來,一直都深受疼愛,疼愛的意思是不止一般意義上的喜愛。

  那晚,國家大劇院戲劇場座無虛席。其中在嘉賓席就座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國務委員楊潔篪,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文化部副部長董偉,中國文聯副主席李前光等。戲開始之前,大家親切交談,國家大劇院院長陳平熱情的言語令氣氛熱烈。但據説韓正書記到了國家大劇院後問的第一句話就是:北京觀眾能看懂滬劇嗎?如果不是正好趕上韓正書記在中央黨校參加省部級領導幹部學習班,日理萬機的書記是不大可能有時間看戲的,何況是在北京看上海的《挑山女人》。書記的擔心在情理之中。

  大幕拉開,“挑山女人”王美英踏著齊雲山的雲霧走來,從不知何處趕來的滿滿的北京觀眾跟著王美英來到了她簡陋的家。《挑山女人》講述的正是安徽休寧縣齊雲山腳下的真人真事:山裏姑娘王美英像城裏姑娘一樣美麗,嫁給了老實本分的同學張華。兩人都是高考落榜生,上大學是他們的心願,心願只能寄託在孩子身上。婚後,他們生了3個孩子。長子6歲得病,瞎了眼;二胎一次生了兩個娃,一龍一鳳。為了養家糊口,張華起早貪黑上山送貨當挑夫,不幸摔下了山崖。婆婆原本擔心漂亮兒媳留不住,喪兒之痛讓她更加怪罪、防範王美英……王美英有個機會進縣城當服務員,卻被婆婆一通罵,罵完婆婆就離開兒媳與孫子、孫女去老屋獨居了。貌似婆婆不講理,其實是怕漂亮媳婦進城被誘惑令孩子最後失去親媽。怎麼樣才能又掙錢養家又不誤帶孩子呢?王美英走投無路。俗話説:靠山吃山。王美英想起一條路,這條路是上山當挑夫,可是,她是女人啊!但她只有這一條路。無論雨雪霧,王美英都上山,一家四口的吃喝與兩個孩子的學費全憑媽媽挑山維持。她忘記自己是女人,忘記自己曾經美貌如花,孩子們的日漸懂事與刻苦用功激勵著她。挑山路上亦有知己,一個叫成子強的未婚男人一直默默欣賞並且愛著她,愛得淳樸而隱忍——每年除夕送碗紅燒肉到門外。還是露出了蛛絲馬跡,正當子強鼓足勇氣要表白,小女兒蹺課跟蹤了上來,還以不唸書相威脅。這樣貧寒的家庭哪能承受孩子不讀書呢,那是唯一的希望啊。愛的火花還沒點著,就被責任感熄滅,成子強進城打工去了,王美英更加孤獨而拼命地挑物上山。每一次扁擔壓肩上,腳步邁得雖堅定但勉強,王美英像在與命運做最後的掙扎。終於,孩子們長大了,長子盲眼巧手為媽媽打千千結,一次山路一個結,日復一日。直到好消息傳來:二兒子考上同濟大學,小女兒被安徽醫科大學錄取,大兒子也得到盲人按摩培訓的機會。喜訊傳遍齊雲山,鄉親紛紛來道賀,此時不見了王美英和小女兒。原來,王美英進城給女兒買一直求之不得的牛仔褲;女兒去城裏想為媽媽找回成子強。牛仔褲很漂亮,成子強卻沒了:剛剛因為赴湯蹈火救人葬身火海……只留下一條與王美英告別時得到的扁擔,上面刻著7個“等”字。婆婆顫巍巍過來道歉,王美英哭著説理解,扶起將要跪下的婆婆自己跪了下來……

  臺上,所有的人都唱得那樣好,演得那樣真;臺下,所有的人都揪著心,流著淚。沒有人方便去給書記、市長、部長送紙巾,嘉賓席上的貴賓們,身為七尺男兒,感動得握拳、搓手,屏住了呼吸。平常觀眾自由些,雖然也努力控制著,還是喉嚨疼,最後淚流滿面,豎著隔著好幾排,橫著隔著一整行,彼此都知道,彼此都在哭。大部分人哭紅了眼。

  演王美英的是寶山滬劇團團長華雯,她實在是演得好,唱得好,“挑”得好。其情感的把握、動作的收放、聲腔的控制,不可思議地準確,比真人更動人,比忘我更忘我,臺下看過10遍、20遍《挑山女人》的寶山區委書記汪泓還是在不停地擦眼淚……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期間,華雯曾經為《中國文化報》寫過《我與挑山女人》一文,這是演員華雯的文字處女作,她用了4天4夜思考、寫作,長達4000余字,詳細交代了為了創作《挑山女人》多次深入生活,與人物原型一起吃住聊,與主創人員反覆推敲、磨戲的過程,這篇文章側面告訴專家和普通觀眾《挑山女人》為什麼會具備如此強大的戲劇能量。記者 趙 忱

  華雯和《挑山女人》的作為使得其實只有十幾個編制的區級滬劇團得到了寶山區、上海市的鼎力支援,在《挑山女人》之外,有無數“挑夫”為“挑山女人”效力,“挑山女人”簡直是被他們手拉手地拽到了山頂——這個並非大製作的舞臺藝術作品濃縮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諸多要點,觀眾的淚既是為一個女人挑山的勞累與辛苦而流,更是為“挑山女人”擔起的豐滿的價值和表現出的人格魅力而流。“挑山女人”是樸實無華、感人至深的“天下母親”,《挑山女人》是一齣臺上流淚演、臺下哭著看的“接地氣”的好戲。自2012年10月26日首演以來,已演出百餘場,接連在中國藝術節、中國戲劇節、上海國際藝術節上亮相,並獲文華獎優秀劇目獎,中國戲劇獎優秀劇目獎、優秀表演獎等7個獎項,成為近年來中國戲曲舞臺上難能可貴的現實主義題材的優秀作品。

  作為首部走進國家大劇院演出的滬劇,《挑山女人》如此圓滿地實現了夢想,看戲的觀眾則看到了中華民族善良、勤奮、堅韌、無私的優良品質,加深了對於責任、擔當、感恩、寬容的思考和理解。新近總結提煉出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被《挑山女人》做了最為形象的描述。

  劇終,韓正書記疾步走上舞臺,親切慰問了全體演職人員,對演員的精彩演出表示感謝。韓正説,《挑山女人》深刻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十分感人。寶山滬劇團將現實題材的戲劇演繹到如此高的水準,是非常不容易的。他還充分肯定了《挑山女人》深刻的教育意義。他要求,將觀看該劇作為上海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內容之一,組織每個區的局、處級幹部觀看,讓每一位領導幹部流流淚,知道自己的工作如何為老百姓服務,進一步提升使命感與責任感。

  韓正書記帶著深深的感動消失在夜色中,他的感動與鼓勵深深地感染著《挑山女人》,直到次日,《挑山女人》專家座談會在中國劇協會議室召開,會場上下仍然反覆再現著前夜的溫情。陳東副部長像一年前一樣,再次成為《挑山女人》座談會上的主心骨,薛若琳等專家不吝厚愛。薛若琳甚至説,《挑山女人》還應該再得大獎,得所有大獎!眾專家都笑著認同,因為,這出“苦情戲”實在是給人帶來了太多的動力:自強不息的女人,積極向上的孩子,婆媳之情、男女之情、母子之情、鄰里之情,小家之夢、大家之夢,所有堅韌的美好的一切,凝聚在一起,形成堅強的力量,向著夢想奔走,中國夢,即使在遠遠的高高的喜馬拉雅,也一定會實現!

  2月19日晚,《挑山女人》繼續上演,哭聲如雨、掌聲如雷。等《挑山女人》回到上海,它將走遍上海所有區縣,那些正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接受教育的幹部將在淚水中沉思:人民的疾苦有多少與我相干?這是上海的幸事。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