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蘭州老年人黃河邊組合“地攤”秦腔。 劉玉桃 攝
2月25日,蘭州老年人黃河邊組合“地攤”秦腔。圖為樂隊正在演奏。 劉玉桃 攝
中新網蘭州2月25日電 (劉玉桃)一把板胡,一個梆子,三兩人一組就是一個“秦腔團”,一人伴樂一人就可走步演唱,進三步退兩步,蘭花指微微翹起,唱到動情處不禁落下眼淚,表演有板有眼。
25日午後,蘭州風和日麗,陽光明媚。位於蘭州老年活動中心附近的黃河岸邊激昂地秦腔聲此起彼伏,他們有的三兩組合,你拉我唱,有的家當齊全,樂器音響演員陣容較大,圍觀市民成百上千。
“年輕時忙著上班,照顧孩子,雖然喜歡唱兩嗓子,但總不能盡興,如今退休了,再不唱就成了一輩子的心願。”今年73歲的蘭州市民劉玉梅説,自己雖然學習唱秦腔戲不到2年時間,但已學會了不少曲目,也認識了不少戲友,“每天來這裡唱上兩嗓子,心情非常愉悅。”
“組合地攤”沒有舞臺、燈光,但是伴著鏗鏘鑼鼓便可演繹人間悲歡。板胡、二胡、大提琴、揚琴、幹鼓、梆子、手鑼等樂器齊全。演繹大提琴的蘭州市民曹文忠稱,自己原來在部隊文工團上班,自小喜歡秦腔。目前,秦腔各類樂器他都可演奏一二,退休後參加了“地攤組合”。“我們有齊全的樂隊,演員都是臨時的,觀眾想唱就唱沒有門檻,就可現場為他們伴樂,參與者大多都是離退休的職工,只圖個心裏樂。”
秦腔的劇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是取才于“列國”、“三國”、“楊家將”、“説岳”等故事中的英雄傳奇,也有神話、民間故事和各種公案戲,多在西北省市流傳。
曹文忠表示,他所在的“組合”有20多人,名曰金城秦韻劇團,是當地“組合”中最有實力的。他們演繹的曲目有100多個,其中有關歷史的有36本,民間傳説有36本,神話故事類的有31本,附近有紅白事他們有時會受邀演出。
曹文忠稱,從下午一點半到四點半,表演的3個小時中,觀眾可以隨意給1元錢或者不給,對於秦腔戲迷還可為自己喜歡的演員或樂手花10元錢“披紅”,“劇團留3元支付電費。”
“我們家三代人都是秦腔愛好者,現在父親老了,唱不動了,我接著唱,將來孩子繼續在舞臺上表演,將秦腔發揚光大。”金城秦韻劇團負責人劉佩青説,自己從小就喜歡秦腔,在父親的熏陶下,她20多歲時就已唱的不錯,現在她的孩子僅12歲已多次登臺演出。“雖然置辦劇團花了點錢,但是給愛好秦腔的老年人有用武之地,我也知足了。”
下午5時許,曲終人散,演員們收拾場地,老人們搬起自帶的小板凳回家。劉佩青説,希望有關部門能支援,她們能扮裝後演出,就能進一步把秦腔演繹的更好。(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