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寒暑,徐老堅持創作。
20多萬字書稿手寫而成。
這個春節,儀徵大儀鎮朱橋村村民徐培園了卻了一樁縈繞心頭數十年的心願——20多萬字的抗戰歷史小説《抗日伙伕英雄》終於在他古稀之年完稿了!
“這是以儀徵大儀、高郵湖西、安徽天長等地八年抗戰期間可歌可泣的真實故事為原型寫成的。”徐培園手捧著書稿激動不已。現在,他最希望這部作品能被改編成揚州評話、影視劇,警醒更多的現代人牢記那段血的歷史。受徐老所托,記者帶他約見了揚州評話青年藝術家馬偉。馬偉連稱,這一題材非常珍貴!
1
打鬼子的故事記了十多本
積累資料40年
光陰流轉到四十多年前,徐培園在大儀從事文書工作,聽説了大量抗戰事跡。那時,他就萌生了把古鎮軍民打鬼子的故事收集整理成書的念頭。
後來成了當地報道員的他,有了採訪機會,便做起了有心人。“凡聽到有關打鬼子的故事,就用筆一一記下來。先後記了十多本。”
徐老説,當時工作忙,既要刻鋼板印文件又要寫新聞。“有時,一寫就是幾個日夜。2002年,大儀鎮抽調我整理編寫抗日戰爭史料《群英譜》,走訪當年投身於抗戰的老黨員、老戰士和群眾。其間,人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伙伕繆大恒智送據點情報、救出被鬼子打入水牢的無辜同胞的事跡。”
徐培園回去,找出當年自己記錄的文本,有的泛黃了,有的被蛀蝕了,心疼不已。一退休,有了空暇,老人就下定決心要把這段血雨腥風的歷史銘刻進書裏,永遠定格。
“當時覺得自己寫書,簡直是癡人做夢。”徐老説,自己文字功底淺,於是便借助工具書、字典,“就像老太太攢雞蛋,查一點寫一點。”用的是20年前的禿筆劣墨。
這部抗戰歷史小説的書稿共有厚厚的兩本,是徐老手寫的,一筆一畫,墨跡之中飽含心血。
2
根據抗戰真實故事創作
遍訪當地老人
徐培園收集的抗日戰爭資料有20多萬字。當地那些經歷過抗日戰爭的老人,他幾乎都走訪過。“那時無論老幼,都受到過鬼子的欺辱。婦女不敢上街,有的逃到了鄉下也遭不測。”
“這本書稿是根據鬥智鬥勇的抗戰真實故事創作的。”徐老説,局部情節在采寫中因老人們的記憶模糊,略做修刪。
《抗日伙伕英雄》男一號名叫繆恒,説的就是當年繆大恒這位草根英雄的壯舉。
“上世紀30年代,鬼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徐培園説,一個伙伕,心懷愛國心,手操精湛廚藝,身憑超人膽魄,隻身潛入鬼子的據點,先後營救出500多名軍民,最後不幸殉難。
徐老一輩子種田,也苦了一輩子。“老了,就想把這些星星點點的史實串聯起來,留于後人。”
徐培園説,當地歷經磨難的老人們都知道抗日伙伕的事跡,“50歲以上的老人,估計60%都聽説過。”
説起那段慘絕人寰的歷史,徐老悲憤不已,雙手緊攥。“鬼子燒房子、殺人,血流成河啊!有的老人,現在提到日本鬼子,還會打寒戰。”
3
記者帶老人約見評話專家
盼改編成評話
“日寇侵華,我為魚肉,腥風血雨的慘痛歲月漸行漸遠,年長者偶爾提及,很多青少年對這段歷史卻認知不深。”徐老説,他抱病爬格子,搜索枯腸,成此書稿,就是希望當下的人們能銘記歷史,奮發圖強。
書稿完成,徐老還有一個心願,就是希望書稿能改編成揚州評話或者影視劇,讓更多的人知曉受益。
“年輕的時候,擰開單管土造收音機聽一段《水滸》、《皮五辣子》、《東進序曲》等津津有味,百聽不厭。”徐老説,有的精彩段子甚至能熟背,勞動小憩時也能謅幾句,驅散勞作的疲憊。
受徐老所托,記者帶他約見了揚州評話青年藝術家馬偉。馬偉看完書稿稱,書稿具有三“強”:警世意義強;小人物藝術性強;地域貼近性強。“這些故事都非常能打動人,而且這一題材非常珍貴。”不過,從書稿到最終搬上臺,“還需要根據評話的表演需求,進行再度的創作。”
現在,徐老一邊要服侍94歲高齡的老父親,還要服侍病後初愈的老伴。“再忙,書稿的事情,也不能落下。”他託人把手寫書稿翻錄成電子文本,以備所需。 記者 桂國 王鑫
■情節概要
小伙伕潛伏敵營8年探情報
繆恒出身貧苦,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一家人過著捉襟見肘的日子,到最後連生計都無法維持。父母沒有辦法,十三四歲的繆恒只好到大儀一家飯店當跑堂。
繆恒的人生在此發生轉折,他結識了抗日軍官陳文。陳文覺得繆恒熱心腸,而且頭腦很靈光,於是暗暗把他送到上海一家非常有名的飯店學手藝,並學會了日本話。
繆恒不負所托,從上海學成歸來,接到了陳文的機密任務——打入大儀北邊的鬼子據點。國破家亡之際,繆恒自然深知這一決定意味著什麼,身份一旦暴露,必死無疑。但繆恒決定舍命“潛伏”。那一年繆恒才19歲,他給鬼子頭目做廚師,並當翻譯,8年時間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機智的繆恒在鬼子的眼皮底下傳遞出大量情報。他根據每天伙房取米的量,來判斷鬼子力量的多寡變動;他把情報用豬油皮裹起來,往魚嘴裏一塞,這樣既隱蔽又防水……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