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櫓2002年赴英國,開始以中英雙語寫作。2007年,小説《戀人版中英詞典》講述了一個有關語言隔閡與文化衝突的愛情故事,此書進入當年橘子文學獎決選名單。
1月18日,在齋浦爾文學節一個關於全球小説的討論會上,華裔英國作家郭小櫓批評説,美國文學被“大大地高估了”。“我們的閱讀習慣被主流徹底改變了。”郭小櫓1973年出生於浙江省溫嶺市,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2002年起旅居英國,並開始用英文寫作。2013年,郭小櫓入選《格蘭塔》雜誌“英國最佳青年小説家之一。
“我們的閱讀習慣太美國化”
郭小櫓説:“我們的閱讀習慣被偷走了、改變了。比如,我認為亞洲文學不那麼注意敘事……但是我們的閱讀習慣更盎格魯-撒克遜化、更美國化……現在所有的敘事文學都很類似,太現實主義,太受故事講述的推動……所以所有的詩歌、所有另類的東西,都被主流社會推到一邊去了。”
她對《自由》作者、美國作家喬納森·弗蘭岑説:“我喜歡你的作品,喬納森,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你被美國文學污衊了……我認為有些美國文學被高估了,被大大地高估了,我真的不喜歡讀那些東西。”
普利策獎得主、印度裔美國作家襲帕·拉希莉也批評了美國的文學文化,説“美國市場很可恥地缺少翻譯作品,翻譯時缺少活力”。拉希莉説:“我覺得很尷尬,離開美國一段時間能讓你更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她目前住在義大利,過去兩年沒讀過任何用英語寫的東西。
翻譯文學和英語文學存在“不平等競爭”
拉希莉説:“我看到一份義大利報紙評選年度十佳圖書,他們選了七部用英語寫的書。這讓我感到很驚訝。我無法想像《紐約時報》會挑選七部非英語圖書。”
拉希莉認為,以英語為焦點“令人感到憂慮,因為它現在有一定的力量、一定的讀者群和一定的商業流通性”,她覺得“有那麼多文學需要被挑出來,但危險的是,它們露面的機會更少了。”
既用漢語又用英語寫作的郭小櫓同意拉希莉的看法。她説:“需要用更多的力量、更多的錢來舉起另類文學的平臺,這樣你才能在平等的平臺上被人閱讀,而不是這樣不平等地競爭。”
郭小櫓説:“如果你用日語、越南語或者葡萄牙語寫作,你就得等待……被翻譯,翻譯文學只有獲得了諾貝爾獎或其他重大獎項,才能像英語文學那樣迅速被人了解。某種意義上説,用英語寫作是最容易、最懶惰的做法。用英語之外的語言寫作太艱難。語言是一個護照。卻是一個可疑的、危險的護照。”
弗蘭岑:全球文化的同質化更令人擔心
之前,弗蘭岑對齋浦爾文學節的聽眾説,“我這一輩子,有那麼多美國文化以技術形式出口,以電視的形式、消費者的形式,以至於我那麼近距離地寫到的關於美國的東西被如此不同的讀者群理解。”
弗蘭岑還擔心“全球文化的同質化”。“那種體驗,哇,阿契貝讓我看到了非洲的一些東西,作為一位讀者,我擔心這種體驗將幾乎成為一種懷舊體驗,那種文化差異的概念正在消失。”
2007年以來的統計顯示,英國和美國出版的圖書只有大約2%是翻譯作品,德國為13%,法國為27%,西班牙為28%,土耳其為40%,斯洛維尼亞為70%。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霍雷思·恩達爾對記者説,美國作家“太孤立、太封閉”。美國“翻譯得不夠多,沒有真正參與大的文學對話。這種無知是一種限制。”
拉希莉相信,“解決辦法在於翻譯”,是翻譯搭建了一座橋梁,讓我們能夠超越限制地閱讀。但對此弗蘭岑不那麼確定。他説:“全球化的一個結果是,哪怕在文學界也能看到,事情變得不那麼水準,而是更加垂直。如果你能想像一切都被完美地翻譯了,我們給予翻譯大量補貼,任何出版了羅馬尼亞語作品的人,馬上各地都能買到各種譯本,你仍然會面臨單個讀者閱讀時間有限這一問題……有趣的是,你會以為讀物的多樣性更強了,但是我擔心全球文學市場的這樣一個趨勢:繼續朝明星制邁進,許多人找不到受眾。”
作者:Alison Flood
編譯:貝小戎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