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兩岸文化  >  清明習俗

清明趣味習俗:蕩秋千

時間:2014年04月03日 12:5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打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又稱“攸千”,是我國北方民族的一種傳統遊戲。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秋千。唐朝時,蕩秋千逐漸成為女子中流行的遊戲娛樂方式。天寶年間,每到寒食節宮廷中還會豎立秋千供嬪妃、宮女們玩樂。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木的丫枝作為架子,在上面拴上彩帶制作而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再加上踏板做成秋千。

  過去清明節前,平度鄉村有小孩的家庭都要架秋千,打秋千俗稱“打悠千”,一般于清明、寒食時節進行。秋千形式有兩種,一種叫“轉秋千”,一種叫“月秋千”。

  轉秋千是一種可以同時乘坐多人的秋千,也稱“磨盤秋千”,其座位借用“牛鎖頭”,其旋轉方式類似公園里的飛旋式天車,轉動速度可以很快,稍不留意就有甩出去的危險。民間“三險”—騎馬、坐船 、打秋千,其中“打秋千”即指打轉秋千。

  另外一種形式叫月秋千,月秋千是一般人家所架的秋千。舊時習俗:清明逢在農歷二月間,從正月十六吊秋千;若清明逢在農歷三月,就從二月二吊秋千,總要跨一個月頭,故稱“月秋千”。

[責任編輯:普燕]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