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到了,郊外踏青,焚香祭奠,上墳插柳,追思先人等等,不妨思考挖掘一下“向死而生”的生命價值。
所謂“向死而生”,就是明白生與死的關係,勇敢地面對死亡,積極地生活。海德格爾認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或説是“向死而生”。
在先人的墳塋前,我們已經耳聞目睹了生命的律動、生命的沉寂以及命運的殘忍艱苦、無可抗拒等等,我們切實感受到,人的生命在生老病死、災難以及重大挫折中的脆弱和渺小等,所以,在這個莊嚴的日子裏,我們也要隨著死亡話題、災難話題,走向開闊、大度、豁達和縱深。哪怕當下的存在和生活的姿態很慘澹,不景氣,我們畢竟是幸福自豪的生命律動,這就是最大的希望和資本。咬緊牙關往前衝,不離不棄要堅守,給自我、家人和社會釀造更多的愛和幸福。
不要認為“向死而生”是一種悲觀厭棄,恰恰相反,真正開闊和開放的生命和生活,從來不會拒絕任何死亡話題。在美國,不少學校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幫助人們澄清、培養、肯定生命中的基本目標與價值,通過死亡的必然性,來反思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美國中小學的死亡教育課程從動植物的生命迴圈,到有關於哀傷、喪禮、守喪等層面以及道德和倫理等主題,包括自殺、安樂死等,非常全面。雖然中美文化有差異,對生命的敬畏卻是共通的。因為這是生存的根本,必要的人生拔節,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張德芬説過,“不知死,焉知生”。點擊進入下一頁
如今,很多人將更多的時間交給了賺錢、發達、陞官發財,物質成功成為唯一的成功標準,而讓生命的思考、生命的深度,非常蒼白,甚至連感動、感恩和感謝意識都寡淡很多,這怎麼不是一種“人生的可憐”?在“向死而生”中重新出發,讓生命和人生更有價值意義和幸福的味道。(耿銀平)
[責任編輯: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