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仁見智】
近年來,影視作品裏的炫富現象越來越多。這一現象有其深層的社會原因:社會轉型期,一些人尚未完成心理調適和道德準備。於是,部分先富起來的人沉浸于自我陶醉之中,就産生強烈的優越感和排他心理。影視作品是社會思潮的反映和社會現狀的縮影。隨著拜金主義和消費主義的抬頭,部分影視作品開始迎合併助推這種思潮的氾濫。影視産業的繁榮發展讓許多從業者收入漸長、身價倍增。其中一些人發財之後就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迷失自我,陶醉在資本邏輯當中無法自拔。而財富的堆積讓他們似乎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金錢和藝術可以畫等號。在影視投資、劇本創作、後期發行當中充斥著拜金主義和炫富思潮。有的影視作品藝術品質乏善可陳,宣傳稿件中卻充斥著“投資幾億”“搭建實景耗費幾千萬”“手工定制的演出服一件幾十萬”之類的內容,以製造話題、吸引眼球。
炫富現象也滲透到了很多影視作品的故事情節之中。尤其是一些反映都市生活的作品所傳遞的價值理念和審美趨向,透露著對金錢的各種嚮往和崇拜。電視劇《你好,喬安》裏的喬安在家道中落、情場失意後心有不甘,依然租住在豪華公寓,租用著頂級豪車,似乎只有奢華生活才可以證明她活著的尊嚴和價值。在電視劇《歡樂頌》和《好先生》裏,創作者對劇中的“富二代”曲筱綃和江萊不約而同地投下讚許和認同的目光。她們近乎偏執的佔有欲,有錢就任性的價值觀,在華服美粧的映襯下似乎理所應當,甚至值得稱道,而身處工薪階層的勞動者往往被描寫成自私、狹隘、目光短淺的“土包子”。還有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里程家陽的母親,在挑選兒媳婦時,眼裏仿佛只看到財産多寡、身家幾何,所以對家境困窘的喬菲報以輕慢和嘲弄。這些作品中,金錢似乎是丈量一切的尺規,人生理想、生活意義、人格尊嚴似乎都可以被金錢置換,就像電視劇《遇見王瀝川》裏面那句刺耳的臺詞:“千萬不要讓你的自尊阻礙你的前程”。
億萬富豪、奢華酒會、香車豪宅、性感美女是這類影視作品的標配。創作者潛移默化中把觀眾拖入物質和本能慾望的混沌中,然後讓他們逐漸接受拜金主義的“洗禮”,産生價值認同,最後欲罷不能。炫富的升級版叫作崇洋媚外。時下的一些影視作品中,男女主角要麼是留學歐美,要麼是跨國公司的中國合夥人,仿佛一旦跟國際接上軌,人物形象就立馬高人一等。他們衣著光鮮、粧容新潮,講究葡萄酒的年份、糾結于手包的款式,思念紐約的大街和瑞士的滑雪場,還偶爾蹦出一兩句外語來裝點一下門面,緬懷一下過往。這種“杠上開花”式的炫富,充斥著金錢堆砌的優越感和對西方社會濃濃的獻媚。
郭敬明執導的《小時代》系列電影以及全真人CG動畫電影《爵跡》可謂將影視業的炫富現象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些作品宣傳企劃的重點就是所謂影片耗資過億、全明星陣容、電影花費數千萬乃至上億元用於奢侈品購置或特效製作等,然後把一個個頹廢而怪誕的奢靡故事,裹著大把的鈔票和香艷的肉體,拋向觀眾。導演郭敬明也通過社交媒體曝光自己的豪宅和生活細節,炫耀財富。仿佛站在鉅額鈔票上面,他就是“人生贏家”,就應該獲得眾人的膜拜一般。可悲的是,還真有一些少不更事的年輕人,熱烈擁護這位早已經用金錢與他們劃清界限的“郭老闆”,陶醉在虛妄的小時代裏飲鴆止渴、甘之如飴。
古今中外的經典影視作品,對於普羅大眾尤其是勞動人民總是投以認可和關切的目光。電影《幸福來敲門》裏生活窘迫的父子通過吃苦耐勞、努力奮鬥贏得了出彩人生;電影《蜘蛛俠》裏那個一襲蜘蛛衣的城市英雄,原本是個不起眼的報社職員;電視劇《渴望》裏的普通工人劉慧芳美麗、善良,感動了億萬觀眾;電影《鋼的琴》把一位下崗工人為實現女兒的音樂夢想,在身邊朋友的幫助下用鋼鐵打造出一架鋼琴的故事講述得溫馨感人。當然,這並不代表在影視劇中不可以表現富足的生活,只是我們在創作中應該對財富秉持一種正確的態度:金錢只是人們獲得幸福的一個工具而已,我們必須成為它的主人而不是奴隸。所以,影視作品應該批判各種投機取巧、不擇手段、不勞而獲、無病呻吟、混吃等死、傲慢偏見的行為。只有通過辛勤勞動和不懈努力獲得財富,並在致富後不忘感恩、回饋社會,才值得褒獎弘揚。
炫富是一種精神缺鈣。當藝術養分不足,價值觀貧血時,創作者只能用炫富來虛張聲勢,掩蓋作品軀殼之下空虛、乾癟、病態的靈魂。殊不知,這些用高調炫富來掩蓋先天不足的影視作品,可能一時之間獲得觀眾的追捧,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卻無形中助漲了拜金思潮、挑動了仇富心理、扭曲了價值取向,對國家和社會貽害無窮。所以,我們奉勸那些依靠影視産業致富的從業者,不要炫耀自己的身家,也不要誇耀一部作品的投資,更不要把炫富當作強心針和興奮劑注射到蒼白的故事情節之中。藝術骨血豐滿、精神世界強健、價值取向正確,才是一部優秀影視劇應有的健康身軀。
(作者:楊洪濤,係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