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直覺反應為什麼是靠譜的?

2017年01月19日 08:4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書名:《直覺:我們為什麼無從推理,卻能決策》

  作者:(德)格爾德·吉仁澤

  譯者:余莉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

   文/鄭渝川

  各類專家通常都建議人們要抑制本能反應,進行審慎思考,依據常識,引入邏輯,從而得出最佳選擇。事實上,這也是很多並非專家,但據説很有生活閱歷的人的心得。

  真是這樣嗎?18世紀著名的美國政治家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為他的侄子擇偶提供建議,鼓勵他將挑選兩個對象的理由和反對原因,都列出來,然後進行量化分析。按照本傑明·富蘭克林的觀點,人們很可能無法精準的測量喜歡或者不喜歡某個人的理由,但總能估出大概。認知心理學家、德國柏林馬普所人類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格爾德·吉仁澤認為,不光是擇偶,在很多決策選擇中,理性計算的結果會跟人的直覺相悖,如果遵循前一結果,卻往往會讓人後悔。吉仁澤通過實驗證明了他的判斷。

  吉仁澤的看法是,因為人們掌握的常識、知識並不完備,特別是在人們掌握一些知識卻未曾有意識進行過梳理的情況下,無法啟用經驗啟發的方法,反而會混淆自己的判斷。反過來,如果保持適度的無知,積極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探索,卻能顯著增大選擇正確的幾率。

  一些知識問答可以驗證吉仁澤的説法。比如詢問某個國家的兩個都有點名氣的城市,哪個的人口數更多,本國回答者(顯然知道被問城市的一些詳細資訊)如果不掌握具體的城市人口數據,更可能作出錯誤回答。而那些僅僅知道問句中城市名稱,只能根據名氣大小給出直覺判斷的國外回答者,答對的可能性卻更大。

  直覺依賴於經驗啟發,吉仁澤在其所著的《直覺:我們為什麼無從推理,卻能決策》書中給出了不同的例證。譬如,棒球、網球、足球等運動項目中,優秀運動員一般並不懂得高等數學,無法繪製來球拋物線,做不到核算來球軌跡,但並不影響運動員根據直覺判斷精準接球。又如,值守火車站、航空樞紐的警察,往往會一眼識別出毒販——他們可以在茫茫人群中發現嫌疑人,其實並不能説明嫌疑人究竟哪可疑,就是直覺。

  直覺是人生的方向盤。很多人顯然會竭力否認直覺的意義,弗洛伊德也曾警告指出,(千萬不要)“對直覺抱有期待的幻覺”。心理學家抨擊直覺,認為其存在內生的缺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直覺之説,違背了知識、邏輯原則,另一方面,肯定、讚賞直覺,很可能遭到濫用,例如一些宣揚冥思的偽科學著作,甚至竭力賦予人的直覺以某種魔力。

  吉仁澤揭示認為,直覺主要依賴於人的經驗法則,以及大腦的進化能力。經驗法則只瞄準最重要的資訊,而忽略其他資訊。比如接球、猜題,精於此道的人們儘管不清楚球類運作的軌跡、謎題涉及的複雜知識點,會將之省略,卻能充分調動現有經驗,依賴簡單的策略來應對,“將期望效應最大化”。

  有意思的是,直覺效應在投資中也經常得以證實。在美國股票市場上,不少普通投資者採用簡單的啟發法,也就是將資金平均分配給不同股票,由此獲得的收益要高於專業的基金公司推出的股票組合。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裏·馬克維茨給出的資産最優配置方案,正是普通人投資方法(啟發法、均分法)的再現。一些好事的研究機構和媒體舉辦過選股比賽,使用啟發法的選手通常都能脫穎而出。吉仁澤解釋説,普通人選股遵循知情原則,只投資于自己了解的投資對象,投資選擇依託于直覺,而這恰恰能夠跟財務專家、一流的共同基金及大盤表現相媲美。

  吉仁澤在《直覺:我們為什麼無從推理,卻能決策》書中解釋説,直覺效應很多情況下表現為“少就是多”,具體表現為:第一,適當的無知,能夠勝過繁冗、過剩、混亂的資訊組合;第二,無意識運動技能幫助人更好作出判斷,但一旦使用思考就會妨礙這種技能的實施;第三,人的認知存在限制,要求必要的遺忘和從小事做起,直覺選擇由此成為比較理想的選擇;第四,人的選擇面臨自由選擇矛盾,即可供挑選的選項越多,就越容易陷入矛盾和選擇困難;第五,簡單的經驗法則往往能夠和複雜的規則一樣預測出複雜的現象;第六,知識和資訊收集處理需要成本,在處理一些緊急問題時,過分好奇、過度思考會妨礙作出恰當及時的反應。

  《直覺:我們為什麼無從推理,卻能決策》書中援引了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解釋了大腦的直覺運作機制。人的思維與環境會産生相互影響,在不確定性不斷創造驚人、新奇、出其不意事件的情況下,人們無法做到精確的預測未來,很多時候只能依託于有限線索進行探索並迅速作出反應——這種能力經過適應性進化,成為直覺能力。在不可預測的環境中,快速反應幫助人們更好的予以應對適應。

  當然,任何經驗法則都不可能總是正確,總能指導人作出正確的選擇。人的意識體系中,經驗法則本身也會進行更新調整。進化能力賦予人類絲毫不亞於其他種類的,超強的辨認面孔、聲音和畫面的能力。腦神經科學研究實驗證明,一些人的記憶、回憶遭到損壞後,認知記憶卻依然存在。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