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樹敵》:老頑童埃科遊走多重世界

2016年12月01日 08:53:39  來源:深圳晚報
字號:    

《樹敵》 [意] 翁貝托·埃科 著 李婧敬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6年8月出版

  《樹敵》 [意] 翁貝托·埃科 著 李婧敬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6年8月出版

  因《玫瑰的名字》《傅科擺》而被廣大中文讀者熟悉的翁貝托·埃科(1932~2016),是歐洲重要的公共知識分子,也是著名的小説家、符號學家、美學家、史學家、哲學家,近日他的隨筆集《樹敵》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中譯本。

  《樹敵》全書收文15篇,內容跨越古今、遊走多重世界,將作家的多重身份融合於一本書中。按埃科本來的想法,想把這本書稱為“偶談集”,後來,出版社擔心如此樸素的名字難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倒是第一篇文章的題目還算值得玩味,於是《樹敵》最終成為本書的書名。何謂“偶談”,這類文章又有何特點呢?埃科認為,偶談是作者原本無意創作,而應他人要求就某一話題撰寫的發言或文稿。這些主題能夠促使或引導作者對某些他原本會忽略的問題進行思考,相對於自己腦子裏冒出來的奇思異想,這些來自外界推動的反思往往更豐富些。

  偶談的另一特點在於它用不著不惜一切代價地標新立異,只要能娛樂交談的雙方即可。總之,撰寫“偶談”是一種巴洛克式的修辭學練習,就像羅克薩娜向克裏斯蒂安提出的挑戰——“跟我談談愛”。埃科在每篇文稿的題注都記錄下相應的日期和寫作緣由。其中,最能突出偶談性質的兩篇是《絕對與相對》和《火之炫》。這兩篇發言稿曾在米蘭藝術節的晚間主題活動中被宣讀。當年,關於相對主義的爭論正盛,米蘭藝術節恰好是一個探討絕對主義的大好機會。至於那篇《火之炫》,則更是典型的“偶談”,埃科表示自己絕不會無端談起那個燙手的話題來尋開心。

  在《樹敵》中,我們既能看到學者埃科的哲學反思、文學惦念,又能看到公共知識分子埃科借古諷今、針砭時弊,有小説家埃科創作的蛛絲馬跡,也有老頑童埃科以妙想奇思書寫生活滋味。(李福瑩)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