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大道至簡--雷軍為什麼能贏》

2016年11月25日 08:29:19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書名:《大道至簡--雷軍為什麼能贏》

  作者:李楚楚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6年10月

  定價:42.00

  書號:978-7-5502-8561-3

  和“蘋果”搶市場

  雷軍總是説,幹天使投資人只是他的業餘愛好。他做了3年的天使投資人,在這段蟄伏期中,不斷地積蓄著能量。雷軍40歲的時候,這股創業的能量終於充盈到了“滿血”的狀態,雷軍下定決心辦一家可以向喬布斯致敬的一流企業——小米手機,可是國內的手機業已經快要飽和,雷軍選擇的這條路能否走得通呢?

  喬布斯絕對是個天才,他用iPod顛覆了音樂,用iPhone顛覆了手機,用iMAc、iPAd顛覆了電腦,又用PixAr顛覆了電影。雷軍曾經也是iPhone的發燒友。如果一款産品盡善盡美,實在沒有再開發一款同類産品的必要,但iPhone只是一款歐美機,並不是世界機,國內的消費用戶想買高端手機,除了喬布斯的蘋果之外,根本就沒有其他的選擇餘地。換句話説,國內的老百姓每天吃什麼?早餐油條豆漿,中午麵條燒餅,下午饅頭米飯,洋麵包是很高檔,吃到嘴裏的味道也很新鮮,但那玩意不能常吃,因為它不管怎麼做都不符合國人的口味。

  雷軍發現了iPhone的一大堆缺點後,他腦袋裏的那些創業細胞一下子都被激活了——如果我要做出一款高端低價、適合國內手機用戶的操作習慣、克服了蘋果手機的種種缺點的神機,它是不是會被國內的用戶接受?很顯然,答案是肯定的。可是跟喬布斯搶市場,在蘋果機近乎壟斷的高端機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這個説著很容易,但做起來很難很難。雷軍雖然對PC和網際網路行業很熟悉,但對製作手機畢竟是門外漢。向天才挑戰,首先要變成天才,向喬布斯這個技術瘋子加偏執狂挑戰,雷軍就要比喬布斯變得更為“技術魔”加“偏執瘋”。

  溫暖的“小米”

  雷軍生於1969年,而小米公司成立於2010年4月,雷軍做小米的時候,已經42歲了,對於創業者而言,他已經是一個“老男孩”,可是這個老男孩,正一步步地走在成功的路上。

  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在北京中關村保福寺橋銀谷大廈807室成立。當時一共有14個人(包括雷軍自己和前臺),這十多個人對於這座樓內400多平方米的辦公區而言,確實顯得有些微不足道。黎萬強的父親為了慶祝小米的誕生,特意用電飯鍋煮了一鍋小米粥送了過來。大家圍在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小米公司就這樣開門迎客了。

  雷軍他們每人喝了一碗小米粥,不可能因此就將小米公司起名小米。小米公司的LOGO(商標的英文)是一個“MI”,是Mobile Internet(移動網際網路的縮寫),代表小米是一家移動網際網路公司。如果將小米的LOGO倒過來是一個心字,少一個點,意味著小米要讓用戶省一點心。黎萬強後來發微博稱:當年煮小米粥的電飯鍋,我讓我老爸收藏好了。

  雷軍在微博上調侃:那是小米的文物,一定要保管好!雷軍的辦公室簡潔不奢華,室內一個辦公桌上,堆著各種文件,文件堆中還放著一個天平,這個天平就是雷軍稱各種手機零件重量的秘密武器。辦公室的一角放著一個保險箱,保險箱裏放著六七十部各式手機,供他做研究之用。

  雷軍的辦公室不僅是他的辦公場所,甚至還是他吃飯的“飯廳”。小米公司的很多高層,都曾經親眼看到過。有一次雷軍出門,中午回來沒有吃飯,他見桌上放著秘書給他打來的一份米飯和一碗粥,便舉起碗,幾乎在一秒鐘內就把這碗粥給喝了下去。小米公司開業初期,黎萬強曾經發過一個微博:上午YY了見過的會議室的命名:小米的辦公室都以糧食命名,紫米、紅米、糯米、大米,用不同顏色區分。北京金山在柏彥大廈的辦公區用詞牌名,沁園春是VIP接待室,雨霖鈴是加班用的淋浴房,瓦力資費通的很生猛,古惑仔系列;給雷總留的辦公室,叫只手遮天。

  [內容簡介]

  少年有為,堅信“人定勝天”,大學沒畢業就開始創業;青年勤懇,16年來為金山上市鞠躬盡瘁;中年勇敢,領悟“順勢而為”,乘著網際網路的浪潮,書寫創業史上的神話。

  本書是雷軍的人物傳記,作者用詳實的材料記述了“中國喬布斯”雷軍求學、創業的故事。雷軍完成了從程式員到全球成長最快公司CEO的蛻變。

  本書以時間為主線,講述了雷軍創建三色公司、加入金山、佈局小米等一些列故事,涉及雷軍在管理、行銷、投資、戰略等方面的工作經歷。我們可以從雷軍身上,探索新一代網際網路創業家們的經驗。

  [作者介紹]

  李楚楚,90後美女作家,現渤海大學金融與商貿學院在讀。葫蘆島市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發文百萬,見國內各大期刊,出書四本《修煉成精的一條魚》《給狗狗一個家》《可怕的玩具》《民國碎片之軍閥篇》。

  作者在大學中主修國內金融與商貿課程,對經管類課題有深入和詳細的研究。其文風厚重,文筆流暢。其見解獨特,自成一家。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