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當我遇見一個人:維吉尼亞·薩提亞演講集》
作者:[加拿大]約翰·貝曼
譯者:邢雨竹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出版時間:2016年6月
書號:978-7--5192-1092-2
定價:49.00
[圖書薦語]
本書收集整理了維吉尼亞·薩提亞1963~1983的演講內容,共十一篇。所有的篇章都包含了生動的介紹、未發表的資料和早期已發表過的文章。如果説一種職業的前輩和先驅者可以為我們堅定地走向未來提供源自過去經驗的指導,那麼薩提亞的這些文章向我們講述了她作為一個家庭治療師的成長歷程。
正如薩提亞所説:“作為諮詢師,運用自己是一件讓人敬畏的任務。為了與這個任務相匹配,諮詢師需要不斷地發展自己的人性和完整性。我們是和人類生命一起工作的。”
維吉尼亞·薩提亞(1916~1988),是家庭治療創始人,國際著名心理治療師。美國著名的《人類行為雜誌》(Human Behavior)稱她為“每個人的家庭治療大師”。她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五位治療師之一”,是西方世界十位評價最高的治療師中唯一的女性。
該書作者約翰·貝曼 (John Banman) ,是著名的家庭治療師,薩提亞模式培訓師,薩提亞機構亞太區培訓主任,香港大學名譽教授,前加拿大諮詢協會主席。
[精彩摘錄]
前言
我第一次參加維吉尼亞·薩提亞的工作坊是在我研究生畢業一個月後。以往我所學習的心理諮詢是運用比較結構化的羅傑斯模式。這種模式允許甚至鼓勵來訪者自由地與治療師交流他們的想法和感受,治療師則給予真誠的接納和共情。但在我觀察了維吉尼亞·薩提亞的工作後,她留給我的第一印像是她會在諮詢中不斷地向來訪者提問,就像是蘇格拉底的化身。不過那時我還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通常都聚焦在體驗層面,並且是積極正向的。那時,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魔力,而不是她的技術和方法。
現在回想起來,那五天的工作坊徹底地改變了我和我的治療方式。兩年後,當她與加拿大馬尼托巴省政府、健康機構、健康專業人士及公眾工作時,我又有機會和她共度了三個月。
維吉尼亞·薩提亞出生於1916年,逝世于1988年9月。她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的一個農場,父母是信奉基督教科學派的德國人。她是五個孩子中的老大,聰明能幹,並對生活和學習充滿好奇。她十六歲就進入了密爾沃基州州立教師學院,1936年畢業,在二十歲之前獲得了教育學學士學位。在1941年進入芝加哥大學社會工作係學習之前,她做過多份教師的工作。之後她獲得了社會工作學碩士學位,並在芝加哥的“少女之家”工作了一段時間。然後她開始私人執業生涯,並於1951年開始了她的第一次家庭治療(Brothers,2000)。
薩提亞隨後一直在伊利諾伊州精神病學研究所工作,直到1958年搬到加利福尼亞。不久之後,她便和唐·傑克遜合作,共同建立了心智研究院(MRI)。她被認為是該研究院的創始人之一,而該研究院也逐漸成為家庭治療運動中的主要機構。後來,她搬到伊莎蘭,成為一名培訓主管。1968年,她離開伊莎蘭,之後開始專職在世界各地舉辦工作坊(更多細節參見傳記梗概,Brothers,2000)。
維吉尼亞·薩提亞開創性的工作使她成為世界公認的家庭治療創始人之一。她堅信人們擁有不斷成長、改變和獲得新認知的能力,她的治療目標是改善家庭中的關係和溝通方式。她曾説過,治愈了家庭也就治愈了整個世界。她早期在心智研究院工作的時候,她的治療模式被認為是通過理解和解讀家庭的功能失調而改善家庭的溝通方式。遺憾的是,這種看法完全誤解了她在生命最後十年中所發展出的高度轉化式系統治療方法。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薩提亞已經將溝通姿態這種溝通方法擴展到包括情感、身心和靈性領域。
薩提亞作為近期被稱為“薩提亞轉化式系統治療”模式的創始人,將諮詢或治療看作是內在自我的深刻體驗。她更像一位教師和培訓者,而非作家。所以,她出版的作品比同時期的人要少一些。因此,我們非常榮幸能夠將她未出版的書稿公諸於世,同時重新整理出版她已經發表過的一些文章,以促進專業的發展。我們承擔此項工作並不僅僅為了紀念她的貢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