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臺辦薛雲偉主任向學生代表授旗(台灣網 黃露佳 攝)
2017年7月7日開封訊(記者 黃露佳)古有“知中原者知天下”,今有“知河南者知中國”。中原文化根深葉茂,源遠流長,是了解古代中國歷史和當代大陸發展的重要窗口。7月6日,已成功舉辦了十屆的河南兩岸青年暑期交流活動在古都開封正式拉開大幕,240余名臺灣學生齊聚中原大地,尋根問祖,參訪交流,掀開豫臺合作新篇章。
開幕式上,河南省臺辦主任薛雲偉宣佈2017河南省兩岸青年交流月暨第四屆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之旅——漢字的起源”夏令營活動正式啟動,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刁玉華和河南省臺辦副主任杜景春分別致辭,河南大學副校長張寶明和臺灣師範大學領隊老師湯添進發表講話。河南省臺辦主任薛雲偉向本次夏令營學生代表授夏令營營旗,賓主雙方互贈紀念品併合影留念。
刁玉華在致辭中説,河南地處華夏腹地、黃河中下游,素有“中州”、“中原”之稱。河南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中國八大古都有4個在河南。豫臺兩地,同屬一脈,血脈相連,歡迎臺灣的青年朋友到河南尋根問祖,深入了解河南經濟社會發展,和中原學子交朋友、共同學習和進步。
杜景春在致辭仲介紹,由於自然災害、戰亂頻發等原因,中原的漢民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遷徙至廣東的潮汕和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又自廣東、福建渡海去臺灣。他們自稱“河洛郎”,稱閩南語為“河洛話”,“河洛”即為黃河、洛河,河洛地區就是中原地區,河南境內。臺灣四大姓“陳、林、黃、鄭”全部起源於河南,今天臺灣供奉的神明亦都是隨著先民的遷徙而至廣東、福建,然後又到臺灣的,從歷史、文化、姓氏、血緣等方面來看,河南與臺灣都有密不可分的淵源關係。他説,兩岸青年都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共同肩負著兩岸的未來,肩負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兩岸的美好未來需要兩岸青年攜手同心去開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兩岸青年共同為之奮鬥。
張寶明副校長在講話中學生們提了三個建議:一是用耳聆聽學術大師心聲,品歷史經典傳奇;二是用眼飽覽歷史古跡,憶古都輝煌過往;三是用心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悟“一帶一路”發展歷程。湯添進老師也預祝本次交流活動圓滿成功。
開幕式結束後,河南大學學生帶領臺灣學生參觀了河南大學校史館、文史館等,了解到這所百年名校風雨滄桑的成長史。作為改革浪潮中的先鋒者、艱難困苦時的守候者、轉型升級中的開拓者,兼具歷史厚重感和現代感的河南大學,其魅力讓學子們折服不已。
台灣網記者將跟隨來自臺灣銘傳大學的師生一行,進行為期5天的“正本溯源·尋根河洛”臺灣未來媒體人河南創作交流之旅,走訪參觀河南歷史古跡,和中原學子交流座談等,挖掘文化河南的多彩魅力。(完)
全體師生合影留念(台灣網 黃露佳 攝)
臺灣銘傳大學師生在河南大學校門合影留念(台灣網 黃露佳 攝)
開幕式現場(台灣網 黃露佳 攝)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