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8年,丘彥明又考入《聯合報》,任副刊編輯;之後協助《聯合文學》雜誌創辦,兼任執行主編,後專任總編輯,直至1987年底卸任。她見證了文學臺灣的輝煌,和臺灣報紙副刊的一段好時光。
搬家去荷蘭的時候,丘彥明運了1000箱書信和資料。張愛玲、白先勇、三毛、梁實秋、臺靜農、高陽、葉公超……與他們的一段緣分,和一個不可複製的黃金時代,都裝在這行李中。
從1978年到1987年的九年間,丘彥明先後任臺灣《聯合報副刊》編輯、《聯合文學》總編輯,與海內外許多文藝界大家相識相交:她與張愛玲魚雁往返八年,與白先勇是多年摯友,與三毛是閨蜜,和梁實秋親如家人。她參與了金庸小説的解禁,推動沈從文作品“脫敏”,更親歷了臺灣兩大文學副刊巔峰時期的“爭霸”。
那正是臺灣經濟起飛的時代,房地産價格“一日三市”節節上揚,經濟增長率創下歷史新高。社會從“戒嚴”(始於1949年)走向“解嚴”(1987年),整個臺灣報紙的數量、版面、內容仍受到控制,但僅有的兩家民營報紙《聯合報》、《中國時報》(“兩報”)在歷史的機遇下得以獨樹一幟、大放異彩。尤其是“兩報”副刊——“聯合報副刊”、“人間副刊”,在“正刊”新聞嚴格受限的情況下,爭相推動報道文學、新聞詩、傳真文學等與臺灣現實社會聯繫緊密的創作,1980年代風起雲湧的多元化社會思潮也由此開啟。
1976年,丘彥明大學畢業,時逢《中國時報》第一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考采編人員,數千人報考,只錄取十幾人,她成功考取。“兩報”薪水高、待遇好,據丘彥明回憶,當時臺北的每人平均工資約六千元(注:台幣,下同),而她最初考入《中國時報》時,月薪即有一萬多。
1978年,丘彥明又考入《聯合報》,任副刊編輯;之後協助《聯合文學》雜誌創辦,兼任執行主編,後專任總編輯,直至1987年底卸任。她見證了文學臺灣的輝煌,和臺灣報紙副刊的一段好時光。最近,丘彥明接受澎湃新聞的專訪,回顧了她所走過的這個時代。
丘彥明女士,2012年冬攝于家居聖安哈塔村前的河堤上。(本文照片由受訪者提供,謹此致謝)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