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部名為《他們在島嶼寫作》的紀錄片在中國臺灣誕生。影片記錄了六位臺灣文學巨匠的創作靈魂,講述了一個屬於寶島的熾烈的文學年代。甫一面世,被評讚為21世紀臺灣文壇最重量的文學紀錄,影壇最深刻的文學電影。今年,《他們在島嶼寫作》的第二季也與觀眾見面了,劉以鬯、洛夫、痖弦、林文月、白先勇、西西、也斯七位作家、詩人走入了鏡頭。這一次,“島嶼”被延展了,不光只有臺灣島,也包括佇立於香港、馬來等島嶼的華語文學持燈者。這套典藏版包括了7張藍光DVD和7本作家小傳。
《胡人説書》
作者:駱以軍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2017.2
書封
在臺灣的新生代作家中,駱以軍恐怕是最為大陸讀者熟悉的了。這本《胡人説書》從題目上就顯示出駱以軍的特色來:講故事、搞怪臉,但細細翻來卻是三十三篇深入閱讀核心的珍藏書語,一份當代文學不可錯過的夢幻書單。馬爾克斯、卡爾維諾、黃錦樹、邱妙津、張愛玲、大江健三郎、童偉格、陳雪、房慧真、維勒貝克……這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文學名字都在駱以軍的閱讀與談論中獲得新的面貌,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時空輪迴之旅,結構記憶,延展夢境。在那裏,人生永遠有機會重新開始。
《心愛的無緣人》
作者:邱祖胤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2016.7
封面
這是本屆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説類入圍作品,一部純粹有力,充滿生與欲,靈魂與肉身相擁的傳奇。産婆淑芬成功阻擋了村裏上百位少年進城鬧事,卻偏偏漏掉了自己的兩個兒子,被官府以叛亂之名逮捕;她再次賭上色相和姓名,隻身解救,卻毫無挽回之力……三十年前,鄭家男人遭遇礦難,女人下坑救夫,雙雙失蹤,全村傳頌兩人的愛情,卻沒人知道坑裏進行的,卻是一場一女侍奉四男、最終四男全部命絕的爭鬥。
《現代詩完全手冊》
作者:楊照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2016.7
書封
“你進入詩,於是詩也進入了你。”從詩的密林中,穿梭在詩與對詩的嚮往之間,在微觀與遠眺的引領中,揭開詩的多重層次。這是一本關於詩和它的身世的閱讀指南,也是資深讀者探尋詩世界的思索筆記。有時候真的很好奇,楊照怎麼什麼都能談,音樂、哲學、政治、歷史,這一次他又談起了詩歌。
聯經出版展位
展覽現場
《同志文學史:臺灣的發明》
作者:紀大偉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7.2
書封
這是一部有別於主流歷史的另類文化史論著,一部關於同性戀文學的全紀錄,爬梳了一甲子的臺灣公眾歷史:1950年代如何早在白先勇進入文壇之前就打造了“識讀”同性戀的想像共同體?1960年代白先勇大放異彩之際,他的文壇前輩、平輩怎樣在作品裏描繪其他同志的主題效果?1970年代臺灣文學中,女性嘗試和同性配對的時候,同時期的男性怎樣獨闖“內在”的美國?1980年代,新興的“核心家庭霸權”怎麼和人道主義協力催生同志的悲情?世紀末的“艾滋”、“同志”、“酷兒”等等外來語進入臺灣之後,如何與本土語境互相改寫?到了21世紀,臺灣同志又怎麼過渡到“液體現代性”?作者像貓一樣踮起腳來,回顧了臺灣同志文學被恐懼、被排擠、被侮辱、被摧毀、被偷偷祝福的種種難言之隱。
《緬甸:追求自由民主的反抗者》
作者:達夫妮·史藍克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7
書封
“靜靜蟄伏于黑暗之中”的緬甸,成為西方探訪者的寫作富礦,前有美國記者艾瑪·拉金《在緬甸尋找喬治·奧威爾》。本書作者史藍克曾任《華盛頓郵報》緬甸特派員,在緬甸尚未開放外國媒體採訪的年代,她設法進入緬甸,秘密置身異議分子之中,報道他們為解救國家奮鬥的過程。追求緬甸民主運動的背後,不只是昂山素季一個人的努力,還有許多默默付出的自由鬥士,在這五十年間持續為緬甸爭取自由獨立而反抗。他們的遭遇與奮鬥的歷程,是難以想像的悲慘與艱辛。在緬甸重大轉型之際,本書描述兩三世代的緬甸人以勇敢和犧牲精神對抗專制政府的故事,見證緬甸充滿發展機遇的時刻。
《現文因緣》
編者:白先勇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7
書封
1960年3月,白先勇、歐陽子、陳若曦、王文興、李歐梵、劉紹銘等大學同學共同創辦了《現代文學》雜誌,一方面譯介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一方面刊載大量的短篇小説、散文、新詩等創作,是引領臺灣現代主義潮流的關鍵刊物,造就了許多迄今仍然屹立文壇的詩人、小説家。《現文因緣》在白先勇的發起下,集結了38位與《現代文學》有深刻關係的作者,娓娓道出各自與雜誌的因緣互動。這是一部回憶錄,也是一卷文學史。
《再論高行健》
作者:劉再復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12
書封
繼《高行健論》之後,評論家劉再復又推出《再論高行健》,在“高山流水”之外,又多了幾分“意猶未盡”。劉再復教授作為高行健的知音和評論者,三十年來一直跟蹤其創造足跡,關注他在思想、詩文、繪畫、戲劇、電影各方面的新成就,尤其是關注高行健為當代世界文藝復興所作的堅實探索。《再論高行健》涉獵高行健全方位的創作,可謂是開啟高行健豐富世界的最好的鑰匙。文化君此次還看到一本高行健的攝影作品集《洪荒之後》,印刷非常漂亮,可惜太貴又太重,只好忍痛割愛。
《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
作者:高嘉謙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9
書封
十九世紀以降,中國東南沿海華人移民海外已經蔚為風潮,乙未割臺、辛亥革命,以迄抗戰軍興更讓許多別有政治、文化懷抱的士子文人也參與了這一行列。他們漂泊離散、士隱進退之間寫作的境外漢詩,勾勒了繁複的文學播遷軌跡,亦辯證政治/文化遺民的精神處境。從臺灣、廣東到香港,從新加坡、馬來半島到蘇門答臘,他們借由文化、宗族和經濟的紐帶,將渺遠的故國化為一處處在地的“現場”,形成無遠弗屆的疆域——一種安德森所不能想像的“想像的共同體”。這是地理空間意識的變異與重塑,也是漢詩的越界與生産。漢詩成為一代流亡知識分子銘刻歷史嬗變、見證家園離散、辯證現代性最重要的文學實踐。
《言不褻不笑:近代中國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
作者:黃克武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4
書封
性別史正在成為中國歷史研究中一個新興的領域,然而多數中國性別史的作品集中于女性史,只有少數人關注男性史研究,或者承認男性史與女性史有同等的重要性。本書是一部有關近代中國男性心態史的專著,以明清以來的笑話書丶俗曲丶艷情小説與民初報紙的醫藥廣告等史料,探究明末至民初之間男性的情緒、慾望、身體與私人生活,並分析其所反映之思想、文化意涵。作者黃克武現任職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方向是近代思想史和文化史。鋻於男性史研究非常稀有,建議買來一讀。
《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志 妖鬼神遊卷》
作者: 何敬堯
繪者:張季雅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7.1
書封
《妖怪臺灣》是聯經出版社今年的重點新書,在書展的展位上佔據了整整一面墻的位置,十分吸引讀者。關於世界各地妖怪的記錄,歐洲有古斯塔夫 斯威布的《古代最美的傳説》,日本有柳田國男《遠野物語》,小泉八雲的《怪談》,中國內地有《山海經》。《妖怪臺灣》算是第一本台灣本土妖怪百科全書,由作者何敬堯花費數年構思、搜尋數據編寫而成。作者蒐羅臺灣從四百年前(1624年)到戰後(1945年)共計321年之間,從臺灣的大航海時代、明鄭時代、清朝時代、日本時代中,曾經有過西方人、漢人、日本人在文獻典籍上書寫過在臺灣的妖怪、神魔、異譚等相關的文字記載,成為一個臺灣妖怪與怪談目錄。文化君建議各位如果讀到這本書,不妨也再回去翻翻《山海經》。
遠流展位
書展現場
《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地方:51個世界上最不尋常的地點》
作者: 崔維斯·艾伯洛,艾倫·霍爾斯菲
遠流
2016.9
書封
世界上最陰魂久久不散的建築物是在愛爾蘭;啟發柯南道爾靈感寫出《失落的世界》丶出現在皮克斯電影《天外奇跡》的地點是一座山;被公認為是全世界最可怕的“鬼島”,島上隨處都可以踩到人骨,原來在威尼斯附近……翻看這本圖文並茂的精美畫冊,文化君被一種神秘的哥特氣息吸引住了。本書涵蓋了超脫時間之外的古城遺跡丶隱匿在荒煙蔓草間的神秘之地丶地底下迷宮般的世界,以及大自然親手雕鑿的絕妙奇景。每個地點皆搭配精美的地圖與照片,間或穿插各種現代都會傳奇故事,帶領讀者展開一場驚奇的探索旅程。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展位
展位現場
《香港的抒情史》
作者:陳國球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6
書封
香港就是文學:從海上孤島到世界都會,從帝國殖民地到社會主義特區;從駐節香港的殖民地大員,到心繫勞工大眾的左翼文學家;從求全責備的香港文學大系,到活潑精要的各式選本;從先鋒的現代詩、人間小説與話題電影,到蒼涼南音和悲情粵劇;從彌敦道上的咏嘆,到維多利亞港邊的回想……無數的故事,都在作者的述説中喚醒了文學香港的前世今生,揭示了香港對整個華人文化圈的意義,並且思考著香港的未來。“三尺青鋒”般冷硬的議題,經作者娓娓道來,化為寫給香港的一部抒情史。
大學出版社聯盟展位
展位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