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情係青春 兩岸青年八閩行”: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2016年08月11日 11:18:16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兩岸青年學生在學習建盞製作。

  本報記者 吳儲岐攝

  “天下相親與相愛,動身千里外心自成一脈……”手牽手、肩並肩,酒水與淚水共灑、歡歌與笑語齊揚。這是兩岸青年八閩行的最後一夜。短短幾天,來自福建、臺灣的兩岸青年從互不相識到稱兄道弟,從略顯羞澀到難捨難分。

  一見如故

  7月21日,兩路人馬相遇了。一撥來自福建,一撥來自臺灣,相遇的方式文藝而清新:篝火晚會。“第一天晚會就達到高潮,音樂、螢火、酒、舞蹈,十分感動。”臺灣佛光大學文資係的李翊誠對這場熱情似火的“見面會”難以忘懷。“在湄洲島上迎著海風,完全拋棄了剛開始的陌生感,在歌聲相伴下,我們大聲歡呼,記住了彼此。”福州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陳麗強説。

  9天,300余位兩岸青年暢遊八閩,感受獨特的文化氣韻。活動分為5條線路,各有各的精彩。記者所在的B組主打有著“福建第一名山”之稱的武夷山之行。來到武夷山,自然少不了登山。雖是酷暑難消,兩岸小夥伴一路相攜,加上歌聲與段子你來我往,時間倏地流走。除卻山,還有茶和演出。一口岩韻“大紅袍”,臺灣小夥伴的嘴巴遲遲不肯打開、生怕讓余香流走;一場《印象大紅袍》實景演出,讓臺灣小夥伴的嘴巴張成O型、遲遲合不攏。“在臺灣真沒見過規模這麼大的演出,眼睛和心靈都太震撼了!”臺灣清華大學的陳玉晟和一同來的臺灣同學嘖嘖稱奇。

  在五夫鎮,參觀完建盞文化街、建本展示館後,兩岸青年親自下場製作建盞。“你這審美觀真是令人難以恭維啊,做的這個都歪了,哥哥我來幫你。”“別跑,竟敢偷襲我,臉上都是泥,看我不把你弄成大花貓!”……歡聲笑語間,伴著一幅幅兩岸青年攜手互助、相親相愛的畫面。

  結成“對子”

  “我的小夥伴聰明又細心!”“我的小夥伴溫柔而體貼!”……幾天下來,耳邊常聽到“小夥伴”三個字。很多人一提起自己的小夥伴,言語裏充滿了驕傲,甚至“炫耀”。“小夥伴”到底是誰呢?原來,本次活動採取的是“結對子”形式:由一個福建學生和一個臺灣學生結成“對子”,活動全程都在一起。

  “同吃、同玩,就差同住啦!一起拍照,一起爬山,我的小夥伴唱歌、跳舞、一字馬樣樣在行,真是棒極了!”福州大學經管學院的鄭滔對著小夥伴“深情表白”。“沒有啦,哪有你説的那麼好喔,他學識淵博,平常像大哥哥一樣照顧我,親切極了,感覺像一家人似的。”聽到大哥哥的“表白”,臺北市私立大學運動藝術系的陳乃瑀羞澀得臉都紅了。

  福州大學經管學院團委副書記牛秋月是本次活動的陸方領隊之一,通過幾天觀察,她對“結對子”這種方式稱讚不已:“長得一樣,説的話一樣,吃的東西一樣,文化根基一樣,兩岸同學沒理由交流不好。這種‘結對子’的形式讓他們的交流更加深層次化,而不是簡單膚淺地流於表面。”

  眼見為實

  “地大物博!”陳紅君是臺灣大華科技大學運動與健康促進係的學生,這是她第一次來到大陸。“説個笑話,在高速路上,導遊跟我們説拐個彎就到,在臺灣2分鐘,結果這邊拐了快半個小時。”“眼見為實!”聊到來大陸的前與後感覺有何不同時,這四個字立刻從她嘴裏蹦了出來。“之前對大陸的了解基本通過媒體,常聽到一些臺灣媒體報道大陸的食品吃了會拉肚子、大陸的空氣呼吸了會喉嚨痛、大陸的街道臟亂差、大陸的民眾素質低,來了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我被臺灣媒體騙了這麼多年。”

  臺灣亞洲大學教授陳崇昊是本次活動的臺方領隊之一,對於許多臺灣同學表示來大陸後感覺和之前聽到的完全不一樣,他説:“臺灣少數政治人物操縱年輕人,讓很多年輕人對於大陸有極大誤解,不親眼看看永遠不知道真相是什麼。臺灣現在高失業率,市場又那麼小,要開拓市場的話,同文同種的大陸顯然是最佳選擇。”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兩岸青年同根同源,血脈之情永遠割不斷。風正揚帆順、雨露禾苗壯,這已是“八閩行”活動舉辦的第三屆。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從一見如故到相知相交,這個夏天,八閩天地見證了一場跨越兩岸的青春聚會。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