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7月18日電(記者許雪毅 王小鵬)在位於新北市鶯歌區的工作坊“吉洲窯”裏,臺灣陶藝大師許朝宗告訴記者,11月他將去南京參加“紫金獎”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屆時將帶去獨創的鐵銹花系列作品。
這位年過花甲的陶藝大師已經去過大陸幾十次,足跡遍佈江西景德鎮、福建德化、廣東石灣、河南洛陽等著名陶瓷産區,有的地方還去了不止一次。
“做陶瓷的必須到大陸去啊,臺灣陶瓷的源頭就在大陸。”這是許朝宗最樸素的認識。
有史料記載,臺灣最早的陶瓷技術是從福建引進的。引進地點最早在臺南,此外還包括北投、鶯歌、大甲東等地。清朝時,福建磁灶陶師前來開窯,這是鶯歌陶瓷産業的開始。
上世紀70年代,原籍宜蘭的許朝宗因為愛情,落戶有“臺灣景德鎮”之稱的鶯歌。接手“吉洲窯”沒多久,在兩岸尚未開放交流之際,他便執意“登陸”心念已久的江西景德鎮。一番觀摩之後讓他羨慕不已:“大陸的陶瓷原料好、師傅好、技術好,相比之下,我們當地的土黏性不夠,比較容易裂開。”
回臺灣後,許朝宗苦苦鑽研陶瓷技術。彼時正逢鶯歌外銷陶瓷的黃金十年,他燒制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倣古青瓷作品受到境外客人青睞,“吉洲窯”曾創下一個月燒制26窯的最高紀錄。
1990年,倣古青瓷外銷開始走下坡路,許朝宗思考如何通過研發創新,賦予陶瓷新的生命與商機。這離不開對中國傳統陶瓷技法的繼承與突破。
在許朝宗工作坊裏,陳列著他不同時期的代表作60多件。其中,創作于1995年的“麒麟送子”膽瓶,是“金彩系列”開山鼻祖,獲得當年鶯歌金鶯獎第一名。
“描金技法是中國數百年來的傳統工藝技術,我改進後用純金上彩形成金彩瓷,帶動鶯歌陶瓷金彩技法大流行。”許朝宗語帶自豪地為記者做介紹。
懷抱傳統、不斷創新是許朝宗的成功之處。他的作品歷經上世紀70年代明清古陶瓷風潮、80年代倣宋陶瓷、90年代的黃金彩時期、2000年之後的鐵銹花系列,直至如今的鐵銹花黃金雕塑,跨越不同時期,逐漸發展出自我特色。
許朝宗迄今最滿意的鐵銹花系列作品,承接中國傳統的天目釉陶瓷工藝,把他帶到創作的另一座高峰。“天目釉陶瓷工藝始於唐,沒于明。我據此研製鐵銹花系列作品,最終達到我想要的效果,釉色如鐵銹,又細膩如絲綢。”他説。
“吉洲窯”工作坊的大門上,挂著“臺灣工藝之家”牌匾,這是許朝宗2004年獲評的,是臺灣對傑出工藝師的最高肯定。
這些年來,許朝宗的作品頻頻亮相大陸。2010年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展覽、2012年山東省茶具展等,都有他的作品。
2015年,許朝宗受邀到德國進行創作交流,以中國古代圖騰“福祿壽”為基礎,創作出多件“福壽雙全”祥瑞之作,把中國瓷器的古老與創新展現在世界舞臺上。
再到大陸考察,許朝宗既驚嘆又略感失望。驚嘆的是大陸的精密陶瓷發展日新月異,手機裏的散熱片、飛機上的高端零件等工業陶瓷,遠遠走在臺灣前面。失望的是一些陶瓷産區自恃品牌大,缺乏創新動力,多年原地踏步“吃老本”。
“兩岸陶瓷業合作空間很大。”許朝宗説。
鶯歌歷經200多年的時間淬煉,發展成為臺灣陶瓷産業的代表地。無論是制陶歷史、制陶家族還是窯邊故事等,都有著濃濃的兩岸特色。許朝宗的“吉洲窯”名稱也來源於中國古代名窯遺址之一“吉州窯”,只不過把“州”字改成了自己父親名字裏的“洲”。作為福建漳浦先祖遷臺的第九代,許朝宗希望兩岸攜手帶來陶瓷業的新發展。
從事陶藝41年,許朝宗經歷臺灣陶瓷業繁榮、低迷及活力再現等時期。鶯歌有8萬多人口,早期從事陶瓷行當的達到四五萬人,如今已減少為1萬多人。2000年,鶯歌陶瓷老街轉型文化觀光、鶯歌陶瓷博物館成立,帶來一些新的氣息。
許朝宗認為,兩岸陶瓷業機遇與挑戰並存。當務之急是解決年輕人的培養問題。“做陶瓷的過程並不像作品呈現的那樣光鮮華美,拉坯、燒窯等工序又臟又苦,很需要體力,需要年輕人的熱情加入。”
“其實兩岸也都在努力。”許朝宗説,最近到江西景德鎮,當地導遊推薦他參訪陶瓷學校,這讓他感到很欣慰。10多年來他也在臺灣多所學校教授“陶瓷與生活美學”,希望古老的陶瓷技藝得到更好的傳播與傳承。
“如果大陸年輕人有興趣學,我願意教他們。”許朝宗説。
[責任編輯:周宇]